摘要:估计美国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曾经自己有多趾高气扬,现如今就有多狼狈,不得不说我国这波反制也确实给力,不仅让美闹出了大笑话,还让特朗普服软。
估计美国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曾经自己有多趾高气扬,现如今就有多狼狈,不得不说我国这波反制也确实给力,不仅让美闹出了大笑话,还让特朗普服软。
这边贸易战正打的火热,那边美国特朗普竟然罕见松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高关税威胁中国的策略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这样还会对美国的经济有影响。
凤凰卫视:特朗普罕见承认,高关税威胁中国的策略不可持续,并可能会冲击美国经济
看来特朗普这次也是真的意识到了关税不是万能的,但是这也不能代表他会因此而束手就擒,毕竟特朗普最擅长的就是打嘴炮。
别看美国现在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之前还是他们先开始调整港口收费政策的,表面上说是为了“保障关键供应链的安全”,但其实早在早在4月17日,美国就已经有搬出这项政策的意图。
第一财经:停止“甩锅推责”!商务部回应美对中国海事等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
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启动了一项针对中国海运、造船等行业的“301调查”,调查报告洋洋洒洒,指控中国对相关产业提供了所谓的“不公平补贴”,但却没有拿出任何证据。
现在这份语焉不详的调查报告终于变成了现实中的政策工具,美国的做法极具其单边主义特色,完全绕开了世贸组织等多边框架,自己立规矩,自己当裁判。
更要命的是这项新政策的具体执行细节模糊不清,就连美国自家的航运界都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这把火会烧向何方,又会烧得多旺。
面对美国这套虚实结合、意图制造混乱的“迷魂阵”,中国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准与迅猛。
观察者网:“魔鬼细节”,业界惊呼:对美反制,中方动真格了
就在美国宣布新政的同一天,10月14日中国交通运输部立即宣布,《对美籍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办法》即刻生效,没有犹豫、没有迟疑、针锋相对。
如果说美国的策略是利用“规则的模糊性”来制造普遍的恐慌和威慑,那么中国的反击则展现了“执行的确定性”所能带来的强大力量。
中国的反制措施目标极为明确,精确瞄准了所有与美国有关联的船舶,无论是美国籍、美国建造、还是由美国资本运营或所有,一个都跑不了。
收费标准也清晰得不能再清晰:按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标准执行,这里的“净吨”并非指重量,而是衡量船舶可用容积的国际通用单位。
这一标准的设定,意味着船越大,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高,其威慑力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的执行力。
从政策宣布到在全国各大港口统一实施,整个过程用时不到48小时,这背后是相关港务系统早已提前完成升级、做足了准备。
中国的这套“外科手术”式反击,向外界传递了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我们的反击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备而来,我们有决心更有能力。
政策的威力很快就在现实中得到了检验,10月17日,一艘名为“RIVIERA”的美国豪华邮轮,在抵达上海港时,收到了一张高达约1167万元人民币的港务费账单。
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巨额费用,船方选择了拒绝支付,结果“RIVIERA”号邮轮的上海停靠计划被立即取消,这艘满载游客的豪华邮轮,最终不得不改变航线,掉头驶向了韩国的釜山港。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根据行业测算,如果换成一艘大型油轮,单次停靠中国港口所需缴纳的费用,可能会轻松超过4400万元人民币,折合约620万美元。
这也让他们不得不开始严肃地重新评估中国航线的经济性,继续留在中国市场,意味着随时可能要承担这种足以吞噬利润的运营成本。
因此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考虑将业务重心转向亚洲其他国家的港口,以规避这种巨大的政策风险。
其实在这场以政策为武器的博弈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夹在中间的商业实体,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它们的天性就是追求稳定与可预测性。
而现在美国就像个喜怒无常的顽童,随时可能抛出一项新规打乱所有人的计划,这种由政策反复无常所导致的、无法预测的营商环境,已经取代了具体的费用成为了企业面临的最大运营成本。
凤凰卫视 2025-10-18 特朗普罕见承认,高关税威胁中国的策略不可持续,并可能会冲击美国经济
第一财经:停止“甩锅推责”!商务部回应美对中国海事等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
观察者网:“魔鬼细节”,业界惊呼:对美反制,中方动真格了
来源:慧心引力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