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不止一个名字!朱枫在上海地下工作者的身份证件首次亮相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1 21:42 1

摘要:她自幼聪慧,喜爱文学与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沙孟海为她改名“朱谌之”,字“弥明”,寓意“光明磊落”。这个名字,后来成为她地下工作的代号之一。

她叫朱静,是上海同丰商行职员;她叫朱弥明,是香港情报联络站的秘密工作者。

她叫周爱梅,是上饶集中营外的富商太太;她叫陈太太,是台湾药店的女主人……

这些名字背后,是同一个人——朱枫,一位在隐秘战线用生命书写忠诚的革命者。

1905年,朱枫出生于浙江镇海一个富商家庭,原名朱贻荫,人称“朱四小姐”。

她自幼聪慧,喜爱文学与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沙孟海为她改名“朱谌之”,字“弥明”,寓意“光明磊落”。这个名字,后来成为她地下工作的代号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枫毅然投身革命。她与革命伴侣朱晓光结婚,并改名“朱枫”,寓意如红枫般炽热的革命情怀。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朱晓光被捕关押在上饶集中营。为了营救丈夫,朱枫化名“周爱梅”,以富商太太的身份三次冒险进入集中营,。

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情报、送医送药。朱晓光后来回忆,“周爱梅”这个名字暗含夫妻深情,更体现了她的机智与勇敢。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朱枫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赴台传递情报。

她以“陈太太”的身份,假借“交涉药店事宜”为掩护,每周前往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家中,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核心机密带回大陆。

短短一个多月内,她七次往返,每一次都冒着生命危险。

1950年,由于叛徒出卖,朱枫不幸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血洒刑场,年仅45岁。

10月20日晚,在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的独家直播中,朱枫的孙女朱容瑢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一批珍贵遗物。

其中,一张1945年的上海身份证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的名字是“朱静”——这是朱枫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的化名。

此外,还有她在香港使用的名片“朱弥明”,以及亲手刺绣的镜罩、日常使用的发夹等物品。

这些遗物,无声地诉说着朱枫的多重身份与革命人生。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

朱枫牺牲后,她的故事一度被尘封。直到近年,随着历史档案的公开,这位隐秘战线的英雄才逐渐为人所知。她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但她的功勋永垂不朽。

正如她曾经用过的每一个名字——朱静、朱弥明、周爱梅、陈太太……它们不仅是身份的伪装,更是一位革命者对信仰的坚守。

在历史的星河中,朱枫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

来源:陈可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