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地吧少年3》终于来了!10月23号也就是这周四中午12点开播,十个勤天全员回归,还一口气解锁了青海、黑龙江、湖南三个新地图,评论区里“少于三小时我就闹”的呐喊刷
《种地吧少年3》终于来了!10月23号也就是这周四中午12点开播,十个勤天全员回归,还一口气解锁了青海、黑龙江、湖南三个新地图,评论区里“少于三小时我就闹”的呐喊刷
《种地吧少年3》终于来了!10月23号也就是这周四中午12点开播,十个勤天全员回归,还一口气解锁了青海、黑龙江、湖南三个新地图,评论区里“少于三小时我就闹”的呐喊刷了满屏,连我这种潜水老粉都忍不住跟着敲键盘:这波终于不把观众当狗遛了!
谁能懂等这档综艺的煎熬啊。从第二季收官时“未完待续”的字幕开始,粉丝就天天蹲官微,从春等到秋,每次有路透都能掀一波热搜,可官方就是藏着掖着不官宣。前几天还刷到蒋敦豪在直播里被问急了,挠着头说“快了快了”,没想到转头就直接甩出来定档消息,这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当场就在办公室激动得拍了桌,同事还以为我中了彩票。
地域直接从浙江的麦田拓展到三个省,光听项目名就觉得够硬核:青海的盐碱地改良,那可是出了名的“土地癌症”,真好奇李耕耘带着兄弟们怎么用科技手段跟硬土较劲;黑龙江的沙棘产业链开发,说不定能看到何浩楠拿着无人机给沙棘林植保的画面,毕竟第二季他的无人机技术就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还有湖南的宁乡花猪助农,想象一下十个大男生围着圆滚滚的小猪崽手忙脚乱的样子,绝对是下饭名场面预定。
最让人安心的还是“全员回归”这四个字。蒋敦豪的沉稳、鹭卓的热血、李耕耘的“强迫症式干活”、卓沅的细腻……这十个人凑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十个勤天”。之前还担心有人因为行程冲突缺席,看到海报上熟悉的十张脸,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想起前两季里,他们从连微耕机都不会开的小白,变成能熟练操作智能灌溉系统的“半个农人”,手上的茧子磨出来了,兄弟情谊也在田埂上扎了根,这种真实的成长感,是那些剧本化综艺永远拍不出来的。
粉丝群里早就炸开了锅,一半是催更时长的“魔鬼观众”,“会员抢先看可以,但正片必须3小时起步”“敢剪到两小时以内,我就去官微刷拖拉机音效”,笑到我肚子痛;另一半是真情实感的期待,有人说“终于有下饭综艺了,以后周四的午饭有着落了”,有人晒出准备好的零食清单,还有人跟我一样,刚好这周要去见偶像,“能线下见鹭卓,线上看团综,这幸福简直要溢出来”。
对打工人来说,每周能有几个小时跟着少年们在田里“云干活”,看着土地给出最实在的回馈,那种踏实感比任何心灵鸡汤都管用。
这档综艺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什么田园牧歌的幻境。在满是虚拟技术的娱乐圈里,十个少年握着铁锹站在泥土里的样子太真实了。前两季里,他们凌晨五点爬起来看麦苗,顶着大太阳给蔬菜搭棚,为了卖玉米在街头吆喝,那些沾满泥土的裤脚、磨出茧子的手掌,都是比任何台词都有力的表达。而第三季更把“科技助农”拉到了台前,从盐碱地改良到产业链开发,少年们用光伏发电、土壤检测这些新技术跟土地打交道,让观众看到,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年轻人用知识和汗水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之前总有人问,为什么一档种地的综艺能让人追得这么上头?我想,大概是因为在这个人人焦虑的“悬浮时代”,我们太需要这种“认真做好一件事”的确定性了。看着少年们播下的种子发芽结果,看着贫瘠的土地长出庄稼,看着农产品通过他们的努力卖向全国,就像看到生活里那些不起眼的坚持,终究会得到回报。
就像节目里说的,“时间是万物蓬勃最好的养料,一寸一光阴正在田埂中应验”,这种简单又坚定的力量,总能戳中人心最软的地方。
现在就差官方公布正片时长了,真心求节目组“懂事点”,毕竟粉丝的要求也不高,三小时起步,多放点少年们在田间地头的日常,少点不必要的剪辑。
这个冬天有十个勤天陪着,连加班的夜晚都觉得有了盼头。你们准备好周四中午蹲点了吗?最期待看他们挑战哪个助农项目?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还能蹲到一起“云种地”的搭子!
来源:南方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