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吉利银河自成立迄今,不过短短 2 年零 3 个月,然而其销量却犹如搭乘火箭般一飞冲天。吉利银河采取的策略实则颇为简单,直接对标头部车企,相同的尺寸,更低的售价抑或更多的配置。吉利银河4月销量竟达7万多台。
吉利银河自成立迄今,不过短短 2 年零 3 个月,然而其销量却犹如搭乘火箭般一飞冲天。吉利银河采取的策略实则颇为简单,直接对标头部车企,相同的尺寸,更低的售价抑或更多的配置。吉利银河4月销量竟达7万多台。
这种策略最为直接的成果,便是实现了精准的市场定位,价格合乎情理,配置亦与价格相匹配。
举个例子,比如星愿对标海鸥和海豚。我们从直观的数据就能看明白。
尺寸对比
海鸥的尺寸: 3780x1715x1540
海豚的尺寸: 4280x1770x1570
尺寸对比的结果:星愿≈海豚>海鸥
再看售价
星愿的售价:6.88-9.78万
海鸥的售价: 5.68-8.58万
海豚的售价: 7.98-12.58万
售价对比的结果:海豚>星愿>海鸥
最后看下销量(4月数据)
海鸥的销量: 34005
海豚的销量: 9326
看到效果了吧,星愿4月是所有车型中排名第一的销量,就问你香不香。不过策略虽看似简易,然而企业的执行力与管理能力实则更为关键。
诸如类似的策略,还有银河L6 VS 秦PLUS DM-i、银河E5 VS 元Plus、银河星舰7 EM-i VS 宋系列等。
于此,我们不妨回溯审视,比亚迪曾经宣传的话语,诸如“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究竟有无道理。
是不是比亚迪这类头部车企在前方冲锋陷阵,使得合资车型溃不成军、人仰马翻。后方的自主车企只需对标比亚迪,不但能够规避与合资车的直接较量,还能通过对标,从而较为轻松的取得成功。
是不是,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Why?Why?Baby,why
当然,不能说打败合资车的所有功劳都是头部车企的,但最大的功劳肯定是它们的,这没争议吧。
事实上,当下中国涌现出愈发众多诸如比亚迪抑或华为这般的企业,他们对中国整体发展作用巨大。有时候打破思想钢印亦或者偏见,就得靠这些头部企业真刀真枪的上场,所谓的真刀真枪,就是投入真金白银的金钱,去不计得失的搞研发,甚至是硬扛着美国制裁艰难奋进,这样的企业,作为中国人,我们又有何种缘由去毫无根据地指责批判它们呢?
来源:孙图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