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抢!抢!抢!雨不停,粮照收!”这是沂蒙大地今秋最响亮的呐喊。当2025年同期最强秋汛裹挟着雨水肆虐而来,临沂的田野化作泥泞泽国,玉米在积水中倒伏,小麦播种期一再延后,琅琊儿女用沾满泥巴的双手、守望相助的温情,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秋保卫战,让“人心齐,泰山移
“抢!抢!抢!雨不停,粮照收!”这是沂蒙大地今秋最响亮的呐喊。当2025年同期最强秋汛裹挟着雨水肆虐而来,临沂的田野化作泥泞泽国,玉米在积水中倒伏,小麦播种期一再延后,琅琊儿女用沾满泥巴的双手、守望相助的温情,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秋保卫战,让“人心齐,泰山移”的齐鲁精神在沂蒙山间愈发昂扬。
对临沂农户而言,每一株庄稼都连着生计的根脉。持续降雨导致全市大部分农田过墒,局部地块积水成涝,“收不了、种不上”的难题压在心头。但沂蒙人从不向天灾低头:莒南县坊前镇的农户披着雨衣在泥水里抢掰玉米,裤脚沾满泥浆却步频不减;临沭烟农在积水退去的田间弯腰扶正烟株,指尖磨出红痕仍不肯停歇。从田间抢运出来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粮穗,更是沂蒙人对土地的赤诚、对收成的执着,是刻在骨子里的农耕坚守。
风雨中,个体担当与群体协作绘就最动人的图景。“能抢一点是一点!”沂水县“粮缘”合作社负责人张德全的话道出心声,他带领社员调度农机,在湿软地块抢收玉米。更有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服务队穿梭田间。临沭志愿者冒雨为烟农开挖排水沟,徒手清理堵塞物,即便手臂划伤也不停歇;人保财险的党员突击队放弃休假,在田埂间查勘定损,还调来收割机助力抢收,从镇村干部现场指挥到志愿者搭手相助,陌生人的善意与邻里的扶持,让沂蒙深秋暖意融融。
这场抢秋战,更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完美交响。面对泥泞地块机械难进的困境,临沂人拿出破解之道:农业部门指导开挖“工”字型临时排水沟织就排水网络;坊前镇紧急调度履带式收割机,在湿地上开足马力作业;人保财险启用无人机航拍查勘,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服务体系。从人工清淤到机械强排,从经验种植到科技赋能,沂蒙人用智慧把损失降到最低。
“人心齐,泰山移”的真谛,在沂蒙风雨中愈发清晰。这种“齐”,是农技人员“抢回农时”的专业担当,是志愿者“风雨同舟”的赤诚奉献;这种“齐”,是传统耕作经验与现代科技的同频共振,是政府、企业与农户的同心协力。当烘干设备烘干的不仅是粮食的潮气,更是农户的焦虑;当理赔款项到账的不仅是经济补偿,更是重拾希望的底气,我们读懂了这份“齐”的分量。
沂蒙大地的抢秋保卫战,争夺的是一季收成,传承的是不朽精神。从战火纷飞时的“红嫂精神”到如今风雨中的守望相助,团结坚韧的基因早已融入沂蒙人的血脉。这场与风雨的赛跑证明:只要人心凝聚,再大的雨也浇不灭希望,再深的泥也挡不住前行。
来源:沂水发布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