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科创板指数基金大涨!大跌时加仓的基民都盈利了,你呢?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1 13:44 1

摘要:创业板、科创板指数跟坐了火箭似的,大涨了,打开基金账户一看,不少人持仓的双创ETF红得晃眼——那些在前段时间大跌时敢慢慢加仓的基民,现在要么回本,要么已经赚了差价;而当初慌着割肉、不敢动手的人,只能拍着大腿后悔:“早知道当初多补点了!”

本文内容仅是发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创业板、科创板指数跟坐了火箭似的,大涨了,打开基金账户一看,不少人持仓的双创ETF红得晃眼——那些在前段时间大跌时敢慢慢加仓的基民,现在要么回本,要么已经赚了差价;而当初慌着割肉、不敢动手的人,只能拍着大腿后悔:“早知道当初多补点了!”

同样面对前段时间双创指数大跌,两种操作,两种结局,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邻居老周就是“敢加仓”的代表。上个月科创板指数跌超10%,他没慌,反而按着“跌5%补一次”的节奏,从5成仓慢慢加到7成。当时有人劝他“别再扔钱了”,他却说:“双创指数里都是科技龙头,跌得越多越便宜,就像超市大促,这时候不囤更待何时?”这周指数一涨,他的科创50ETF不仅回本,还赚了8%,笑着说“这波加仓加对了”。

再看同事小李,就踩了“慌割肉”的坑。创业板指数刚跌7%,他就怕继续跌,果断把手里的创业板ETF全卖了,亏了12%。结果这周指数大涨,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钱,自己手里只剩货币基金那点收益,悔得直叹气:“当时要是扛住了,现在也能回本啊!”

这就像下雨天,有人敢冒雨去抢打折的好东西,有人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等雨停了,好东西早被抢光了——大跌时的加仓机会,一旦错过就很难再遇上。

不是加仓就一定赚,关键在“逐步”和“选对基”,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像种庄稼,分批播种,总能赶上丰收。

大跌时慢慢加,就像买东西分批砍价,最终能拿到一个很低的“均价”。比如你买创业板ETF,1.5元买了1000份,跌到1.2元补1000份,再跌到1元补1000份,三次加仓后的平均成本只有1.23元。等指数反弹到1.3元,别人还在回本,你已经开始赚钱了。

老周就是这么干的,他第一次加仓时科创50ETF是1.1元,第二次跌到1元补,第三次跌到0.95元再补,平均成本降到1.02元。这周指数涨到1.1元,他直接赚了近8%,要是当初一次性满仓,现在才刚回本。

创业板、科创板指数基金,本身就像“潜力股”,里面都是科技、创新类公司,政策有支持,长期逻辑硬,跌只是暂时的,涨起来爆发力超强。就像去年双创指数跌了20%,后来政策一发力,半年就反弹了30%,那些加仓的人都赚翻了。

反观有些题材指数基金,比如某游戏ETF,跌了之后很难反弹,就算加仓也白搭。所以加仓前得先看基金质地,选双创这类有潜力的指数基金,大跌时加仓才有用。

要是这次没赶上加仓,也不用急,股市总有震荡,下次大跌时按这3步来,照样能赚回来。

平时别满仓,手里至少留30%的现金,就像出门带伞,万一遇雨不慌。我不管市场怎么涨,都留着一笔钱,上次双创大跌,全靠这笔“子弹”加仓,现在才能盈利。

设好加仓节奏,比如指数跌5%补10%仓位,跌10%再补20%,别见跌就补。就像吃饭,饿了再吃,别撑着,不然容易“消化不良”(弹药用光)。

就算跌得再狠,加仓后总仓位也别超8成,留2成现金防极端情况。就像开车留刹车距离,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停下,不至于满仓被套。

最后想说:双创指数大涨,是给大跌时敢加仓的人发“红包”。其实投资就像熬粥,急不得,得慢慢等、慢慢加,大跌时沉住气分批加仓,大涨时才能笑着回本盈利。下次再遇指数大跌,别慌着割肉,试试逐步加仓,等涨起来的那天,你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盈利。

来源:阿姐爱财有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