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个大家都爱看的剧,或是追着固定的综艺,连广告时间都舍不得换台,那种盼着节目开播的劲儿,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一到饭点全家人围着电视坐,遥控器攥在谁手里,谁就像“掌勺的”。
选个大家都爱看的剧,或是追着固定的综艺,连广告时间都舍不得换台,那种盼着节目开播的劲儿,是多少人的童年记忆。
可现在你家的电视是不是早就蒙了灰?屏幕黑着立在客厅角落,跟个被忘了的老物件似的。
这哪是新老媒体打架啊,分明是电视自己把路走歪了,一步步丢了主动权。
就说去年九月上海电视台大改革,那不是突然出问题,是憋了太久的“总爆发”。
最坑人的就是开电视这一步,以前按个按钮就出画面,现在倒好,跟闯迷宫似的,一通电先蹦出几十秒广告,还跳不过,等得人没了兴致。
好不容易广告完了,又弹出一堆菜单,“会员中心”、“应用商店”、“投屏连接”,密密麻麻的图标看得眼晕。
想换个台得先找输入源,再调频道列表,中间还时不时蹦出开通会员看全集的弹窗。
年轻人玩半天还能摸明白,可老一辈呢?
有些长想看看新闻,对着遥控器按了半小时,愣是没找到地方,最后急得把遥控器一扔:“这破电视,还不如手机好摆弄!”
以前电视是老少都爱用的“亲民玩意儿”,现在倒好,搞这么复杂,把最忠实的老观众都拦在了门外。
连打开都这么费劲,谁还愿意费那劲?电视就这么自己设了道坎,把人都推走了。
以前电视台多牛啊,跟“时间管家”似的,黄金八点档一到,全国多少人盯着同一个频道。
周末的晚会,提前几天就盼着,可现在谁还按点看电视?
大家的时间都碎了,上班路上刷手机,午休时看会儿短视频,晚上躺床上追网剧,啥时候想看就看,哪用等电视台安排?
再说了,电视台的节目也越来越没看头,翻来覆去都是差不多的战争剧,综艺也照着一个模子抄,看开头就知道结尾。
反观手机里,想看啥有啥,喜欢小众纪录片一搜一大堆,爱追海外剧平台直接给你更,甚至有人连剧都懒得看全,刷点精华剪辑就够了。
更别说现在看视频还能发弹幕、评剧情,高兴了还能催平台加更,这种能互动的感觉,电视哪比得了?
电视台还抱着老一套的“节目表”不放,早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了,自然留不住人。
钱赚不着还端架子观众跑了,时间管不住了,最后连钱袋子都瘪了,以前电视台赚钱简单,把黄金时段卖给广告商就行,多少品牌挤破头想上广告。
可现在广告商全往手机端跑了,人家在短视频平台投广告,能精准找到目标人群,还能看得到效果,在电视上投广告只能广撒网,谁知道有多少人看了?
为了补钱窟窿,有些电视台开始乱来了,整天播那些“998买金项链”、“海参能治百病”的购物广告,连正经主持人都得对着镜头喊:“家人们,今天这价格只此一次!”听着就闹心。
本来观众就少,这么一折腾,更没人看了,公信力也丢得差不多了,你想广告没人投,收入就少,收入少就没钱做优质节目。
节目不好看,观众更少,最后越亏越多,陷入死循环。
更麻烦的是“人”和“规矩”的问题,全国这么多电视台,省台、市台、县台,频道一大堆,可广告就那么点,大家抢来抢去,早就僧多粥少了。
而且电视台要养那么多人,设备维护、节目制作都要花钱,这些固定开销像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关键是好多地方电视台还带着“事业单位”的架子,想减人、想改流程,都得走一堆手续,哪有互联网公司灵活?
人家互联网说调整就调整,电视台还在走流程的时候,观众早就跑没影了。
结语现在再看客厅里的电视,真像个“过气明星”,不是大家不爱看电视了,是电视自己没跟上趟。
把操作搞复杂,把内容搞无聊,把赚钱的路走歪了。
以前它是家里的“热闹源泉”,现在倒好,成了没人理的古董,要是再不想想办法,恐怕以后家家户户的电视,真就只能当个摆设了。
参考资料:
天眼新闻《改革浪潮|收入从不足50万元增长至超过3450万元!传统电视频道新媒体这样转型》
来源:漠然分享美食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