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李亚鹏与海哈金喜官宣离婚,孩子随母生活、双方共同抚养,外界普遍认为导火索是长期债务与直播还账的重压,但当事人未明确回应离因
10月14日,李亚鹏与海哈金喜官宣离婚,孩子随母生活、双方共同抚养,外界普遍认为导火索是长期债务与直播还账的重压,但当事人未明确回应离因
离婚那天,民政大厅门口的风有点硬,围观的人却把话说得直白
“欠着钱还离啥婚?”
有人小声嘀咕,转头又补一句,“也是,不离就一起被拖下水
”红本换成蓝本,一个家从此换了称呼,纸张很薄,情绪很重
把时间往回拽两年
2020年末两人公开恋情,2022年孩子出生,2025年5月海哈金喜还特意拍视频说“没离婚,只是各忙各的”,到了10月14日,两人正式官宣已提前办完手续
这段路走得不算长,也绝不轻
债是真实的,数字冷冰冰
公开执行信息显示
李亚鹏持股的丽江雪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被执行金额超过4.6亿元,且他在2023年曾被强制执行4000万
有业内人士提到,类似执行往往会伴生消费限制等连带压力,日常出行和商务活动都会被掣肘
换句话说,很多选择,并不是感性驱动,而是现金流逼出来的
直播是他这两年的主阵地,但镜头背后的算盘不好打
有媒体统计,2024年他做了139场直播,场均销售额约250万到500万元;
2025年到5月已开播37场,累计约7500万到1亿元;
仅9月就有13场,合计3600万到5825万
这些数字看着亮眼,可算账的人都明白,平台分成、团队成本、退换货,把毛利一路剃薄
他在镜头里喊“三、二、一,上车”的嗓音越来嘶哑,越像一场拼体力的耐久赛
最刺耳的那句“离婚真因”,来自“朋友口述”
多位知情者称,两人矛盾焦点并非情感破裂,而是“直播还账三年,家里现金流被掏空”,甚至提到“9月她曾痛哭、妈妈在旁陪着”,但这些说法都未得到当事人正面证实
说白了,公众更愿意相信“债压垮了爱”,因为这个解释简单又好理解
可真相往往更复杂,婚姻里那些看不见的裂缝,少有一句话能讲清
在孩子问题上,两人没有撕扯
官宣写得明白:孩子随母生活、双方共同抚养
有网友拍到,李亚鹏飞去四川陪孩子面试学校,发量没输,白发却明显多了半头
他走进校门那刻的神情很认真,像把所有轻慢都留在了直播间
这样的画面,让人一时也不忍苛刻
围绕“谁扛债、谁拿股权”,外面说法很多
有人士透露,协议中股权与债务大多留给男方,女方只要了孩子与一套仍在还贷的小房子,但此细节未获双方确认
有律师提醒
“婚内债务原则上属共同债务,但如果双方另行在离婚协议里约定归属,通常会按约执行”
也就是说
只要条款清晰、程序完备,就能在法律上“各自安顿”
离开北京后,海哈金喜带娃回了成都
她在社交平台晒出舞蹈室的装修图,镜面墙亮得晃眼,地板还在通风散味
评论区里,一片“姐姐独美”“开始新生活”的鼓劲
对一个年轻妈妈来说,先把日常重建起来,才有余力谈理想与远方
而李亚鹏,还在直播间里熬
有人统计,他近期单场时长从常见的四小时拉到六小时左右,话术更密、出镜更勤
也有人乐观估算
“照现在的节奏,再顶两三年能把账面压力消得差不多”
但更多人提醒
“前车之鉴就在文旅项目上,别再轻易开新坑”
更扎心的是,创业这事儿,方向一错,越努力越赔
公众情绪也分裂
一边是“散了挺好,起码不被一起限高,孩子读书不背标签”;
另一边是“别再折腾文旅,踏踏实实带货,把钱还完再谈情怀”
我理解这两头的心气
在巨额现金流面前,婚姻的承重墙确实脆得像薯片,咬一口就掉渣
可理智一点看
成年人各自为各自的选择负责,止损,也是勇气的一种
对看直播下单的人,我也有几句肺腑
“你在直播间每拍下一单,都可能在替一个陌生人的旧账添砖”
这话不中听,但有提醒价值
买是你的自由,清醒是你的底线
价格合适、货真价实就下单
别把“同情”和“公益”绑定在购物车里
我更愿意把这段关系当作一面镜子
明星也是打工人,只是账单放大了一万倍,汗点、痛点并没有更高贵
如果把所有失败都推给“钱”,未免也低估了人性里的自尊和不甘
可是承认钱的重量,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尤其是别把爱情拖进债务的泥里
最后想说一句掏心窝的话
别拿爱情给债务陪葬,能止损就止损;
也别用债务给爱情定罪
愿意扛的人,值得一句“保重”
两个人散场
孩子的成长、成年人的体面、账本的清清楚楚,都是该守住的边界
等风停一点
再谈情怀,也不迟
来源:兮兮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