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荣耀》之陈宝仓:江山浮碧血,日月照丹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1 07:45 1

摘要:1953年9月14日,一场低调但高规格的公祭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受祭者是三年前在台湾因吴石案就义的中共情报员、国民党中将陈宝仓。由于吴石案当时在大陆尚属机密,包括陈宝仓的家属在内,现场只有不到20人参与公祭。

1953年9月14日,一场低调但高规格的公祭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受祭者是三年前在台湾因吴石案就义的中共情报员、国民党中将陈宝仓。由于吴石案当时在大陆尚属机密,包括陈宝仓的家属在内,现场只有不到20人参与公祭。

七十二年后,2025年10月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一位曾隐于历史深处的英雄陈宝仓也以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陈宝仓(字自箴),1900年生于河北遵化,这一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中国处于危难时期,内忧外患,军阀混战。

为抵御列强瓜分、解民众于倒悬,陈宝仓长大后决心弃文从武,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受到正规军事训练。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九期工兵科,后投身晋军。

1937年,陈宝仓奉调到庐山受训,随即调任江西南城主持土木工程训练班,训练修筑军事工事人材,随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科长。

陈宝仓在武汉分校较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纲领及策略,认真学习中共提出的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等。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国共合作,共同对敌,才能战胜日本,因此公开维护中共提出的“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针政策并坚持“持久战”主张。

1938年春,陈宝仓在安徽宣城参加对日作战,遭日机轰炸受重伤,右眼失明。同年6月,日军以海空军配合向武汉进攻。陈宝仓眼伤未愈即奉调参加武汉会战。又经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推荐出任第二兵团参谋长,参加德安战役。

此间陈宝仓与中共地下党员接触,从此在政治上有明显转变。

1940年秋,日军占领越南。为确保第四战区侧翼安全,陈宝仓受命组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靖西指挥所并出任中将主任,镇守靖西地区。此外,他还参与了粤北战役、昆仑关战役,战功卓越。

1945年因违背蒋介石密令私放胡志明等人安全返回越南。为此,军委会法庭认定陈宝仓在追捕中有渎职嫌疑,传讯其前往重庆受审。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陈诚深知陈宝仓在军事和外交上都是难得人才,故向蒋介石推荐其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负责接受青岛地区日军投降。至此,这场法庭危机才化解。

陈宝仓在济南担任国防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四兵站总监期间,负责调拨及生产山东地区所需的军用物资、粮饷。他有意将这些军用物资、粮饷等遗失给解放军,时任山东省省主席王耀武据此密告国民政府,称他有“资共”之嫌疑被免职。

1948年陈宝仓赋闲在家,考虑自己在台湾有一些旧部、旧友,而且熟悉国民党军队的机构及工作方式、情况、布署,于是主动表示可赴台湾,负起深入虎穴的潜伏任务。

“浮云夜夜变,征战古今同”,陈宝仓选择去台湾卧底之时就已经预料到这是一条不归路,充满了艰险。

1948年底,“资共”疑案被撤消,陈宝仓调任国防部中将高参。为便于工作和掩护身份,1949年夏陈宝仓带家人到台北,入住正义路三段永康街十三巷七号一座日式住房。

陈宝仓到台湾后极力配合吴石工作,利用任国防部高参的职务之便,将获取到的台湾中、南、北部各防守区之部队番号、兵力部署等重要资料手写整理绘制成表格交给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

吴石连借用职务上所知悉之军事上情报,经派聂曦送往香港,交由何遂转至中共华东局敌工部。这些情报中如工事图、付防设施图、前沿爆炸物图、军用道路图等,很多都是陈宝仓亲笔书写的。

1949年秋,台湾白色恐怖严重,军人出身的陈宝仓预感到风声很紧,危险步步临近,决定将家人送出台湾。几天后,陈宝仓的妻子师文通简单收拾行装,带着女儿们很快离开台北到达香港,以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由于陈家儿子陈君亮为适龄男丁,按当时规定随时可能服兵役,不得擅自离台。陈宝仓托人办理了差甲证(即出差证明),证明派他到香港采购,儿子在父亲精心安排下于1950年1月平安抵港。陈宝仓的睿智使陈家人及时脱离险境。

1950年1月,中共台湾地下党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后寻机逃脱,不久再次被捕。这次蔡孝乾经不住威逼利诱,很快即叛变投敌。

刚开始被调查的人员名单中并没有陈宝仓的名字。吴石被捕后在他家中搜查出一份手写的军事情报,经一一对比笔迹最后确认是陈宝仓所写,陈的身份于是暴露。

陈宝仓在狱中自始至终一字未吐,没有招出一人一事。面对酷刑,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没有一丝的慌乱,依然从容淡定。

陈将军在遗书中写道:

康宁街十三巷七号段翔九兄鉴。弟已被判死刑,请转告家属死后即用火葬。陈宝仓绝笔六月十日。

陈宝仓遇害后,陈夫人师文通历尽曲折,通过台湾的亲戚找到两位朋友唐辉麟、陈克敏冒死到刑场用钱贿赂火化工人,将骨灰取回。

陈宝仓的三女儿陈禹方在台湾上学时的同学殷晓霞小姐正好要从台湾经香港到上海去考大学,出于对陈将军的景仰和对陈家人的同情,毅然承担起转送骨灰的任务。

殷晓霞带着骨灰乘船直奔香港。快抵达时没有搞到入港证,而港方又查之甚严,情急之下她扔掉随身携带的所有行李和物品,将骨灰包好并牢牢绑在身上,趁着夜色跳入茫茫大海,冒险偷渡登岸。

陈夫人拿到陈宝仓的骨灰时,里面还是潮的。骨灰就这样在海水浸泡下被带回了香港。遗憾的是勇敢的女学生殷晓霞至今杳无音讯。

1952年,毛泽东亲笔签署《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授予陈宝仓革命烈士称号。

如今,陈宝仓虽已长眠,但他的故事通过《沉默的荣耀》被更多人知晓,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些血洒马场町的无名英雄们,让英雄们的事迹被永远铭记。

来源:清風明月逍遥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