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这个业态“爆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0 17:51 2

摘要:据海口海关数据,10月1日至10月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9.44亿元,购物人数12.29万人次,人均购物金额7685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6%、3.2%、10%。

观察 OBSERVATION

免税市场

中国免税市场正告别野蛮生长,步入一个更加成熟和复杂的下半场。

中购联铱星云商新媒体中心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免税业态迎来消费热潮。

近日,相关城市及拥有免税经营资质的部分企业相继公布了假期的免税业绩。

据海口海关数据,10月1日至10月8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9.44亿元,购物人数12.29万人次,人均购物金额7685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3.6%、3.2%、10%

三亚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八天假期,在2000万元离岛免税消费券投放,及各免税主体积极打造沉浸式、场景化的“免税+文旅”融合消费空间的双轮轮动下,全市四家离岛免税店八天假期累计销售额6.7亿元,同比增长20.5%

国庆期间,北京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全市离境退税商店销售额超2200万元,同比增长超一倍上海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入境人员购买退税商品品类主要是运动服饰、电子产品和国际品牌;广州境外来穗人员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25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2倍,其中广州免税店销售免税品货值达3150万元

企业的免税零售与有税商业假日期间也同步升温。

中免集团海南区域六店(cdf三亚国际免税城、cdf海口国际免税城、cdf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cdf美兰机场免税店、cdf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cdf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cdf琼海博鳌免税店),国庆中秋假期累计接待顾客超45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8亿元。其中,10月5日,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单日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60%。

cdf三亚国际免税城,图源:中免集团

国庆期间,王府井免税的免税业态全品类同比增长6.8%。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吸引客流同比提升9%,全渠道销售同比上涨近10%;海口王府井海垦广场餐饮配套同比增长19.2%长沙市内免税店单周销售创开业以来新高

珠免集团三亚湾壹号、拱北口岸免税店等重点项目节日期间人气高涨。其中,三亚湾壹号开业当日(10月1日)吸引客流超17万人次,黄金周累计客流破百万人次,35家“首店”销售表现突出,其中11家问鼎华南区榜首、21家摘得海南区域桂冠;截至10月6日,拱北口岸进境免税店特色手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30%,赫莲娜等高端美妆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逾120%;港珠澳大桥免税店高端酒水等核心品类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其中茅台等高端酒类销售同比增长超一倍青茂口岸免税店酒类销售额环比增长超五倍

PART.01

这个假期

免税经济火爆的“三大推手”

综合来看,今年国庆假期免税经济火热是由价格优势、政策支持、消费体验升级、品牌丰富度以及假期需求集中释放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仅对免税商品价格、政策优势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做详细解读(消费体验升级及品牌丰富度等因素属客观共识,本不再赘言)。

首先是价格优势显著。资料显示,免税店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尤其对烟酒、化妆品、奢侈品等高税率商品,价格优势可达25%或以上

以位于深业上城L1层的深圳市内免税店为例,其免税商品采取“市内选购,机场离境提货”的模式,适用于60日内从深圳机场出境的旅客,比普通零售便宜11%至25%;而在我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在其有税商品区域购物,也能享受9%的“离境退税”优惠。据悉,不少香港顾客会专门来这里选购 “人生第一部国产手机”,并表示性能、设计不输国外品牌,且价格亲民。此外,中国居民也能在此进行普通有税消费,即买即提。

位于深业上城的深圳市内免税店内部,图源:深圳特区报

其次是政策支持及驱动作用。2025年4月27日,结合商务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中国民航局6部门发布的《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税务总局修订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对离境退税政策进行了全面升级。总体来看,免税政策包括三方面重大升级。

一是人群扩容。市内免税店购物权限从外国人扩展至所有出境人群,但需在出境前完成购买,商品通过机场或口岸提货。

二是额度调整。降低起退点,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降低退税购物门槛,扩充退税商品种类,使更多境外旅客能享受退税优惠。并提高现金退税限额:在转账退税已明确不设上限的基础上,将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上调至2万元,满足不同境外旅客的支付需求,特别是满足一些地区游客偏好现金支付的习惯,方便他们进行进一步消费。总之,购物限额与机场免税店一致,理论上无上限,但顾客可以更便捷、沉浸式体验及购买多元化商品,并由海关对单品实施风险管理。

三是地域扩张。这体现在市内免税店的布局扩展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的日益推进。

在市内免税店的布局上,2024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广州、成都、深圳、武汉、天津、西安、长沙和福州等8个城市新增市内免税店,并将北京、上海等地的13家外汇商品免税店转型升级为市内免税店。2025年,这一政策进一步推进,市内免税店的覆盖范围扩大至更多城市,将试点城市从北京、上海扩展至大连、湖北,形成“核心城市+区域枢纽”的布局,使免税零售网络延伸至更多城市腹地,方便商务旅客和短期游客购物

据深视新闻报道,9月15日,深圳市财政局官网发布《深圳市财政局 深圳市商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海关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关于全市推广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一码”便利化模式的公告》。意味着将在深圳全市推广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一码”便利化模式,覆盖全市“即买即退”商圈12个、1640家退税商店

深圳市财政局官网截图,图源:深视新闻

深圳万象城、深业上城、东门太阳百货、金光华广场、海雅缤纷城、深圳湾万象城、卓悦中心、福田星河COCO Park、南山海岸城等多家商场均拥有集中退税点或退税商店,此外,深圳的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宝安国际机场、蛇口邮轮母港等离境口岸也设有退税点,支持一般离境退税模式。图为深圳万象城集中退税点,图源:深圳商务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将正式展开。据了解,封关后,海南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同时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此外,海南离岛免税经营主体资格逐步放开,市场化更加充分,进一步推动免税政策在海南的深化实施。

最后是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不难理解,当闲暇被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无限切割,假期被迫成为人们休闲购物的高峰期,只有在假期中,消费者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消费。同时,受出境游限制等因素影响,国内免税购物成为不错的替代选择,进一步推动免税经济在假期的火爆。

此外,相较于物价高昂的欧美、日韩等传统旅游目的地,中国旅游的性价比优势凸显。随着旅游体验的全面升级和“中国游”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或将继续迎来外国顾客的涌入甚至“复游”,则购买免税商品则将自然而然发生。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查询免税购物实施政策,可以发现,免税购物人群锁定的是持有60天内离境凭证的境内中国公民、中国港澳台地区居民、外国籍游客。因此,免税新政除了推动外籍游客消费,这也有助于引导城市消费回流,将原本可能流向海外的购买力更有效地留存在国内。

在这方面,国泰君安分析师曾指出,市内免税店位于免税购物决策链最前端。原因不难分析,市内免税店让免税零售网络延伸至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腹地,进一步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改变消费者的触达路径和购物习惯,将免税消费从一种“旅游特产”转变为一种融入城市生活的“日常便利”,尤其是对于商务旅客和短期游客这样的城市高频出境人群。

图源:各免税政策汇总,图源:拓韦财税

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单日出入境通关最高峰出现在10月4日,达235.3万人次。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9.6%;港澳台居民574.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外国人143.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1.6%;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8%、46.8%。共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74.4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

黄金周,外国游客在上海豫园,图源:TOP创新区研究院、人民日报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大,入出境客流将持续增长,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则会进一步增长。

PART.02

假日中的免税消费热度

能否常态化延续?

过去数年,海南是中国免税市场的焦点,然而,随着市内免税店的涌现和口岸渠道的复苏,一个更多元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毕马威中国与穆迪达维特报告联合发布的《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白皮书》报告指出,海南季度离岛免税购物客单价在2023年回落,代购群体减少,普通游客的比例正在增加,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理性,到2024年年末,虽然高端客群有回暖趋势,但相比2020-2022的爆发期仍有差距。

当海南价格优势不再是唯一、便利性被其他渠道超越时,消费者选择在此购买免税商品的理由是什么?对此,万宁王府井国际免税港副总经理邢黎黎对“WWD 国际时尚特讯”表示,“不同的免税渠道,大家服务的客群其实有一定区分,所以与其关注在竞争上,不如多想一些差异化的策略去加强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

图源:王府井免税

在如今信息渠道透明时代,消费者购物决策越来越理性,价格虽然仍是考量因素,但其在购买决策中的权重正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复杂的价值评估体系,涵盖了专业服务、购物体验情感共鸣等多个维度。

不过,海南自贸港今年12月18日封关已指日可待,“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大幅扩容,“离岛免税”红利下,国内外旅游客群的消费潜力或将进一步释放。

对于市内免税店如何“迎战”来自各方的竞争,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陈晨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是决定市内免税店经营边界的首要变量:“市内免税店属于特许经营行业,经营资质、购买人群、额度、品类等政策限制,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空间。”陈晨指出,客流量是生存的核心。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因出入境客流量大、核心商圈流量集中,能有效提升购物转化率;而中西部部分省会城市因国际航线少、出境客群不足,难以覆盖门店运营成本。

不难看出,选址对市内免税店客流量至关重要。像深圳、广州均将市内免税店落址当地核心旅游商圈。一位在深圳市内免税店的南非游客就对证券时报记者坦言:“免税店开在市中心,还在我住的酒店旁边,能顺便逛街,对游客来说特别方便。”

此外,商品品牌丰富度也不容忽视。多位境外消费者表示,热门电子产品、国潮化妆品、国产运动品牌国货老字号品牌产品都颇受青睐。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00亿元,当海南封关的倒计时钟声敲响,当罗湖口岸的退税队伍排起长龙,免税经济已不仅是简单的政策红利,而是一场关于供应链效率、消费体验与技术创新的全维度纵深化竞争

中国免税市场正告别野蛮生长,步入一个更加成熟和复杂的下半场。市场份额的争夺将不再依赖于简单粗暴的折扣,而是取决于精细化的渠道布局、差异化的体验创新以及更具共生关系的品牌合作。

参考文献:

WWD 国际时尚特讯:《NEW REALITY 2025|中国免税市场 2.0》

证券时报:《深圳、广州市内免税店同步上新!记者实探》

战略企划枪手说市场:《国内卷不动卷国外!免税经济大火,该选择观望还是跟进?》

TOP创新区研究院:《没想到,这个黄金周,外国游客“特种兵式”地涌入中国……》

来源:中购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