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一纸禁令,把高端AI芯片锁进保险柜,英伟达转身就端出“阉割版”H20:算力砍一半,功耗却更高,价格还比原版贵15%。
“别急着骂英伟达‘跪’,先把订单截图晒出来——你会发现,朋友圈还在偷偷抢H100。”
这话听着扎心,却是2024年最真实的黑色幽默。
美国一纸禁令,把高端AI芯片锁进保险柜,英伟达转身就端出“阉割版”H20:算力砍一半,功耗却更高,价格还比原版贵15%。
网友吐槽“买块暖宝宝送显卡”,可身体很诚实,深圳华强北凌晨三点依旧有人蹲仓库门口等货,原因无他——国产替代还没长到能一口气喂饱大模型训练那张血盆大口。
有人把希望押给华为昇腾910C,参数漂亮:92%的H100性能,字节、腾讯已经下单。
但去张江实验室问一圈,工程师翻个白眼:“卡有了,生态呢?
Cuda转昇腾,一行代码能卡三天,项目排期直接原地爆炸。
”算力缺口像春运火车票,窗口写着“售罄”,黄牛手里却加价三倍,最后买单的永远是创业公司那点可怜现金流。
更魔幻的是海关刚破的2.3亿走私案,纸箱里全是A100、H100,芯片用防静电袋包好,外面裹着辣条和洗衣粉,伪装得比毒品还专业。
买家名单曝出那刻,群里瞬间安静——几家明星独角兽赫然在列,白天开发布会喊“全面国产化”,夜里偷偷给黄牛转账。
没人想打自己脸,只是训练到一半的模型说停就停,投资人第二天就把TS收回,谁拿情怀去赌命?
另一边,国产设备在偷偷刷经验值。
上海微电子那台28nm光刻机,被戏称“老爷机”,却真把良率从30%干到70%。
工程师自嘲:“别人用EUV雕花纹,我们用DUV‘手冲’咖啡,味道一样能提神。
”更提气的是长江存储232层NAND,苹果供应链评估报告里,可靠性数据把三星按在地上摩擦,韩媒酸溜溜:“不是技术好,是价格屠夫。
”可市场就吃这套,2024年一季度国产SSD电商销量首次超过海外品牌,评论区最高赞只有四个字——“便宜耐造”。
政策也在加杠杆。
生成式AI新规直接写死:2025年核心算力国产化率50%,不达标就下架。
大厂连夜成立“备胎办”,名字土得掉渣,预算却一个比一个夸张——阿里砸2000亿,百度把自动驾驶预算直接砍一半,all in 昆仑芯。
最鸡贼的是比亚迪,一边和英伟达签合规版自驾芯片,一边把订单偷偷塞给地平线,两边通吃,股价年内翻倍,何止赢麻,简直赢到抽筋。
有人担心:这么硬脱钩,会不会把自家AI生态玩死?
数据比嘴硬。
SEMI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支出破500亿美元,第一次把韩国、中国台湾甩在身后,成为全球最大买家。
翻译成人话:只要市场够大,就不怕没人跪着做生意。
美国设备商游说白宫的PPT里,第一页就写“失去中国=失去50%营收”,资本寒冬里,谁跟钱过不去?
当然,狂欢背后也有暗坑。
国产EDA覆盖率号称80%,可最顶尖的模拟仿真工具依旧空白,做射频芯片的哥们吐槽:“打开界面就像回到Windows 98,鼠标多点两下直接蓝屏,只能把电脑供起来当祖宗。
”更尴尬的是人才,2024年芯片专业毕业生暴涨40%,可培训班三个月速成的“工程师”,连CMOS工艺流程图都画反,企业HR欲哭无泪:“简历写着5年经验,一问晶圆几英寸,回答‘8厘米’。
”
说到底,这场芯片突围赛没有发令枪,全是抢跑。
有人走私,有人阉割,有人连夜写兼容层,有人把28nm玩出花。
短期看,疼痛真实存在——模型训练成本翻倍,创业公司尸横遍野;长期看,市场一旦形成正循环,再高的围墙也挡不住利润的诱惑。
英伟达已经提交新出口申请,黄仁勋在CES上那句“希望重返中国”被做成表情包:背景是他双手合十,配文“再给口饭吃”。
所以,下次再刷到“国产芯片全面碾压”的爽文,别急着转发点赞,先摸摸自己的显卡温度。
真相信替代完成的人,早就把H100挂闲鱼了——去看看价格,降了吗?
没降就说明故事还没完,子弹仍在飞,而我们都是被迫上车的乘客,一边骂票贵,一边抢破头。
来源:诗意海燕V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