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奥能源研究院开创性地选择氢硼聚变(p-B11)为技术路线,自主研发的“玄龙-50U”球形环装置成功实现百万安培(兆安)级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电流,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这一前沿领域抢占了重要技术制高点。根据《新经济导刊》杂志社编辑与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的对
■国研智库可控核聚变产业研究中心 马芳芳(实习)
新奥能源研究院开创性地选择氢硼聚变(p-B11)为技术路线,自主研发的“玄龙-50U”球形环装置成功实现百万安培(兆安)级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电流,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这一前沿领域抢占了重要技术制高点。根据《新经济导刊》杂志社编辑与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的对话,可以了解新奥聚变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刘敏胜表示,新奥集团自2006年起致力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历经十年实践实现一系列研发突破,基于此,研发战略由低碳向无碳升级,并最终全面聚焦商用聚变。不是选择了聚变,而是零碳只能选择聚变。
和聚变主流的氘氚聚变路线不同,新奥选择的是球形环氢硼聚变路线。该路线是基于“无中子、低成本、商业化”的研发初心以及历时五年的全球行业调研、深入研讨和实验验证后的理性务实选择,并获国际同行专家评审认可,具有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等适宜广泛持续商用推广的特有属性。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后续的聚变商业化落地进程将大大缩短。
新奥聚变以商业化目标为导向制定倒排计划,确定了“实验—点火—发电”三步走的研发路径。目前处于第一阶段,主要是搭建球形环研发平台,突破共性关键技术。通过链接国内外生态资源,并行高效研发,实现从0到1的突破,排除后续颠覆性难点,奠定氢硼聚变商业化基础。第二阶段是在未来十年,提高技术参数,解决工程放大问题,实现氢硼燃烧能量增益,并演示发电。第三阶段目标是在2035年进入聚变堆阶段,解决低成本和商业化问题。
本文摘自《新经济导刊》2025年第5期,原题为《聚变之光:新奥的创新探索之路——对话新奥能源研究院院长刘敏胜》。
===中国智库 China Think Tank===
感谢关注和传播“中国智库”
我们会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回报
“中国智库”是中国发展出版社开设的新媒体账号。中国发展出版社是国家高端智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直属单位,业务领域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研究咨询、会议交流、智库园区等,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流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除出版社本部外,旗下还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等期刊社和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智研未来信息咨询中心等机构。
联系电话:
来源:中国智库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