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美国银行业问题影响,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两家美国银行因不良贷款暴露亏损,而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正是由此类问题引爆。市场担忧,当前暴露的问题或许只是 “冰山一角”,规模更大的银行中可能还隐藏着类似隐患。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冲击将波及全球所有国家,俄罗斯
受美国银行业问题影响,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两家美国银行因不良贷款暴露亏损,而 2008 年的金融危机正是由此类问题引爆。市场担忧,当前暴露的问题或许只是 “冰山一角”,规模更大的银行中可能还隐藏着类似隐患。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冲击将波及全球所有国家,俄罗斯也不例外。
美国正面临银行业危机的威胁。2023 年曾出现过类似风险,但当时美国当局成功化解了问题。然而,“幸运” 不会永远降临。2008 年,尽管各方努力干预,危机仍未得到遏制,最终蔓延至全球,所有国家都受到了间接冲击。
市场对危机的担忧已显现出明确信号:黄金价格屡破纪录(每盎司价格已接近 4400 美元)、股票下跌、国债价格上涨。市场期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但如果实际情况比表面所见更严峻,仅仅下调基准利率可能收效甚微。
目前表面暴露问题的有两家银行。锡安银行(Zions)因两笔问题贷款,在第三季度出现 5000 万美元亏损,消息传出后其股价暴跌 13%;另一家银行西部联合银行(Western Alliance)则因被交易对手方起诉欺诈,股价下跌 11%。
路透社援引 IG 集团分析师托尼・西卡莫的观点称:“尽管两家银行的当前问题看似已得到控制,但市场担忧仍未消散。2023 年为防范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反而可能为新的银行业危机埋下隐患。” 他提到,2023 年多家中型银行倒闭,迫使美联储采取紧急措施稳定金融体系。
这两家新暴露问题的银行,其亏损规模本身并不算可怕,但它们只是 “冰山一角”。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水面之下隐藏的未知风险。
“问题不在于亏损金额(5000 万美元在美国银行体系中属于小数目),而在于投资者怀疑,规模更大的银行中也存在类似的隐藏问题。” 加尔达资本公司(Гарда Капитал)投资策略师亚历山大・巴赫京表示,“正因如此,投资者才会大规模抛售所有银行股(规避风险),而非仅仅针对这两家银行。过去几周,美国银行业总市值已蒸发 7%。”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市场恐慌?关键在于过去两年美国一直维持高利率水平 —— 这对美国经济而言是极不寻常的状况。巴赫京指出:“市场早已广泛讨论企业不良贷款风险,但问题始终未浮出水面。当前的局部危机,被许多人视为对‘前几年低成本资金泛滥’及‘市场过度乐观’的‘清算’—— 尽管美国政府、家庭(尤其是教育贷款领域)和企业(除科技巨头外)的债务问题已十分明显,但市场乐观情绪仍未消退。”
巴赫京回忆,2023 年市场也曾因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第一共和银行(First Republic)危机陷入动荡,当时美联储迅速采取行动,危机很快得到缓解。而美国银行业上一次系统性危机发生在 2008 年,尽管美联储同样介入干预,却未能阻止全球经济陷入衰退。“2008 年危机的影响持续了近 10 年,例如 2008 年至 2015 年间,美国有 500 家银行倒闭。在此之前,最严重的银行业危机是‘大萧条’时期的危机。严格来说,银行业危机通常反映的是整体经济的系统性危机,而 2023 年或今年的这类事件,目前还只是‘危机初期的片段’。”
不过,当前局部问题演变为全面危机的风险确实存在,且难点在于难以提前预判。
巴赫京表示:“目前没人知道美国银行体系问题的真实规模,美联储的政策在此背景下作用有限。如果不良贷款规模确实已达到临界水平(目前尚无相关统计数据),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危机。但关键在于,这类危机根本无法提前精确预测 —— 这次或许能侥幸过关,最终结果取决于风险因素的组合、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问题的扩散速度。”
若美国银行业危机最终爆发,受冲击的绝不仅仅是美国经济 —— 高利率环境本就对全球经济构成压力。
莫斯科国立普罗霍罗夫经济大学(РЭУ им. Плеханова)莫斯科市主计局金融监管、分析与审计基础教研室副教授尤利娅・科瓦连科指出:“美国银行业流动性下降始终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2008 年的案例已证明,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了全世界。当前情况与之类似,核心问题仍是不良贷款,而欺诈造成的亏损更是加剧了危机。这些因素都会削弱信贷机构的财务稳定性。”
巴赫京进一步解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融资市场,这些资金流动或多或少都由美国本土银行负责运作。若美国银行业出现问题,必然会引发风险资产抛售潮 —— 通常包括股票、外围国家债券和大宗商品。这将通过连锁反应影响全球金融体系,推高各地资产价格波动、减缓资本流动速度、降低全球投资可及性,最终通常会对实体经济生产、需求和就业造成冲击。”
因此,即便俄美经济关系处于极低水平,这场危机仍将波及俄罗斯。巴赫京分析:“俄罗斯仍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 此前主要通过欧盟、英国和美国,如今则以东方国家为主要合作对象,但这种‘依赖性’的本质并未改变。如果西方对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等大宗商品(无论以硬通货还是卢布计价,卢布汇率通常与硬通货挂钩)需求大幅下降,那么亚洲的合作伙伴也会随之减少采购量或压低价格。最终结果只有一个: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减少,能以外汇购买的商品(包括生产所需的宝贵设备、零部件、耗材和原材料)也会减少。这将对俄罗斯的工业、企业收入、政府财政及民众生活造成全面冲击。”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