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姐是做行政的,每天用移动硬盘存公司合同和资料。有天插电脑突然跳出 “磁盘没格式化,要不要现在格” 的提示。硬盘里存了 3 年的合同,要是点了确定,项目资料全没了,甚至可能摊上合规问题,可把她急坏了。
李姐是做行政的,每天用移动硬盘存公司合同和资料。有天插电脑突然跳出 “磁盘没格式化,要不要现在格” 的提示。硬盘里存了 3 年的合同,要是点了确定,项目资料全没了,甚至可能摊上合规问题,可把她急坏了。
摄影师张先生拍完婚礼,往笔记本导素材时,硬盘也提示格式化。当天拍的几百张原片还没备份,要是没了,客户肯定不答应,说不定还要赔违约金,职业口碑都受影响,他当时手心全是汗。
大学生的论文差点白写
大学生小王用移动硬盘存毕业论文和考研资料,临交论文前插入实验室电脑,居然让格式化。论文初稿还没同步云盘,要是数据没了,重新查资料做实验,妥妥错过提交时间,毕业都可能受影响,急得他直跺脚。
记住:先救数据,再弄硬盘! 这时候硬盘可能只是文件系统出问题,不是彻底坏了,乱格式化只会让数据更难恢复。
立刻停手,拔掉硬盘!
千万别点 “格式化”,也别反复插电脑或者用系统自带的修复工具(有的修复会覆盖数据),马上把硬盘拔下来,防止新数据覆盖原来的内容。
换电脑、换线试试,排除小问题
换台电脑、换根数据线或者换个 USB 接口(比如用后面的接口,供电更稳)。要是在别的电脑上能正常打开,可能是原来的电脑 USB 驱动有问题,更新一下驱动就行;要是还提示格式化,那就是硬盘自己的问题了。
用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提取数据
这时候别管硬盘能不能用,先找专业的恢复软件,在不格式化的前提下,扫描硬盘里的文件,把重要数据先拷到电脑本地或者另一个硬盘里。比如文档、照片、视频这些常见文件,大部分软件都能扫出来。
数据救出来后,再处理硬盘
等数据全备份好了,再格式化硬盘。右键点击硬盘选择 “格式化”,一般选 NTFS 格式,勾上 “快速格式化”。要是格式化成功,硬盘还能用,说明只是文件系统坏了;要是格式化失败,或者硬盘有异响,可能是物理损坏,这时候别自己拆,找专业维修人员。
这是一款专为国内用户设计的 “全能型选手”,尤其适合职场人、学生和摄影师等常见场景。它的操作就像 “傻瓜相机” 一样简单,三步就能救回数据:
选设备:直接勾选移动硬盘或 U 盘盘符,软件会自动识别设备类型;
快速扫描:5 分钟定位近期删除的文件(比如昨天误删的 PPT),20 分钟深度扫描底层数据(比如三个月前格式化的照片);
预览恢复:双击就能查看 Word 文档内容、播放视频片段、检查 PSD 图层是否完整,确认没问题再点击恢复,避免白花钱。
核心优势:
全设备通杀:硬盘、U 盘、SD 卡、无人机内存卡都能恢复,连大疆 4K 视频和 RAW 格式照片都能精准识别;
高成功率:实测对 Office 文档恢复成功率达 92%,格式化后的移动硬盘也能找回 90% 以上的数据;
中文界面友好:没有复杂的英文术语,每个功能按钮都一目了然,还支持按 “文件类型” 筛选(比如只找 Excel 表格或 JPG 照片)。
适用场景:
职场人救急:误删的客户合同、误格式化的项目资料,20 分钟内就能找回;
学生党刚需:毕业论文初稿、考研复习资料误删后,通过 “深度扫描” 能挖到 3 个月前的文件碎片;
摄影师保命:相机 SD 卡误格式化后,可恢复 RAW 原片和 4K 视频,避免因素材丢失赔偿违约金。
Recuva:完全免费,界面特别简单,像新手第一次恢复单个文件或者小文件夹,比如误删的文档、照片,用它就行。跟着提示点一点,就能扫描出删除或格式化的文件,不过恢复大文件可能有点慢。
万兴数据恢复专家(Recoverit):中文界面特别友好,操作步骤少,适合咱们国内用户。不管是移动硬盘、U 盘还是内存卡,它都能扫,而且支持 “断点扫描”,比如扫到一半暂停,下次接着来,节省时间,很适合恢复办公文档、家庭照片这些常见数据。
进阶好用款(适合格式化后或复杂问题)易我数据恢复(EaseUS):很多人推荐的 “老牌选手”,免费版能恢复 2GB 数据,付费版功能更强。它厉害在能预览文件,比如扫描出来的照片、文档,能先看看是不是自己要的,避免恢复一堆没用的,而且对 RAW 格式的硬盘(就是电脑认不出分区的情况)也能处理,新手和稍微懂点技术的人都能用。
Disk Drill:Mac 用户优先选它!界面设计很简洁,支持近千种文件格式,连设计稿、工程文件这些比较特殊的格式都能恢复。而且它有个 “数据保护” 功能,平时开着能预防未来数据丢失,相当于给硬盘加了一层保险。
R - Studio:企业级的恢复软件,功能特别强大,连 RAID 阵列、加密磁盘都能处理,还能远程恢复。要是硬盘分区没了,或者有坏道,用它能修复分区表和文件系统,不过操作有点复杂,更适合 IT 人员或者数据恢复公司用。
TestDisk + PhotoRec:这俩是 “兄弟软件”,都是开源免费的。TestDisk 主要修分区表,比如硬盘因为分区丢失导致提示格式化,用它在命令行操作(有点像打代码,适合懂技术的人),能重建分区;PhotoRec 专门恢复照片、视频、音频,不管文件系统啥样,直接扫描硬盘底层数据,摄影师用它救素材特别合适。
MiniTool Power Data Recovery:体积小,对电脑配置要求低,老电脑也能流畅运行。扫描速度快,而且能 “选择性恢复”,比如只勾自己需要的文件,不用把整个硬盘的东西都恢复,节省时间和空间,平时恢复个小表格、文档很方便。
先检查硬盘有没有 “暗伤”
用免费工具看看硬盘健康状态,比如 Windows 电脑可以用 CrystalDiskInfo,能看到硬盘用了多久、有没有坏道,要是显示 “良好” 就放心用,“警告” 的话赶紧把重要数据备份出来;Mac 用户用自带的 “磁盘工具”,点 “急救” 修复一下小问题。
插拔别太随意,一定要 “安全弹出”
插的时候别硬掰,对准接口轻轻插;用完了,Windows 电脑右下角找到硬盘图标,右键选 “弹出”,Mac 在桌面右键硬盘选 “推出”,等提示 “可以安全移除” 再拔,不然突然断开容易伤文件系统,下次可能又提示格式化。
重要数据多备份,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养成定期备份的习惯,比如重要文件同时存移动硬盘和云盘(像百度云、OneDrive),重要照片可以再存一份到家用 NAS 或者刻录成光盘,按照 “3 - 2 - 1 原则”,3 份副本、2 种存储介质、1 份异地备份,就算硬盘坏了也不怕。
注意保护,别让硬盘 “受伤”
移动时用防震的硬盘盒装着,别摔别压(里面的磁头很脆弱);别在潮湿的地方用(比如浴室),也别放在笔记本散热口旁边(高温会加速老化);插陌生电脑前,先用杀毒软件扫一遍,防止 U 盘病毒破坏硬盘数据。
大容量硬盘分分区,减少损失
如果硬盘容量大(比如 2TB 以上),可以分成几个区,比如 “工作区”“照片区”“备份区”,这样就算某个分区出问题,其他分区的数据还能保住,不至于整个硬盘都用不了。
总结一下,遇到硬盘提示格式化别慌,按步骤先恢复数据,再处理硬盘。平时用的时候多注意保护和备份,就能大大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啦!要是软件恢复不了,硬盘还有异响,赶紧找专业人士,别自己拆哦~
来源:转转大师在线pdf转换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