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多来,英伟达这家全球AI芯片领域的绝对主导者,在美国不断收紧的出口管制红线下疲于奔命,为了在规则内寻找到哪怕一点空间,黄仁勋做了很多努力。 2025年10月6日,在纽约Casa Cipriani酒店举行的Citadel Securities全球市场未来会议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聊到中国市场的时候,丢出了一个数字。黄仁勋说,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在中国人工智能(AI)芯片,即用于驱动大模型进行思考和计算的核心硬件的市场份额,已经从95%降到了0%。 在黄仁勋丢出英伟达市场份额已经“归零”这个数据之前,中国的AI芯片市场,一度可以直接和英伟达画上等号。“一卡难求”是常态,加价、排队、托各种关系找货源的故事,彼时在圈内广为流传。 黄仁勋话音落下11天后,10月17日晚间,寒武纪(688256.SH)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暴增1332.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亏损1.94亿元。一个曾经占据95%份额的离场者,一个单季营收增长超过13倍的本土公司,在这两个数字之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英伟达高端芯片受限后,华为旗下的昇腾系列芯片,凭借其软硬件协同的优势,亦迅速成为市场上一个有力的替代选项。英伟达的老对手AMD同样没有缺席,该公司正凭借其MI300系列AI芯片,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求机会。 英伟达的缺位,让原本由一家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进入了一个群雄并起的新阶段。(经济观察报)摘要:过去两年多来,英伟达这家全球AI芯片领域的绝对主导者,在美国不断收紧的出口管制红线下疲于奔命,为了在规则内寻找到哪怕一点空间,黄仁勋做了很多努力。 2025年10月6日,在纽约Casa Cipriani酒店举行的Citadel Securities全球市场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