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研究:科学家发现大脑的“电源”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关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6 02:40 1

摘要:哈佛医学院的突破性研究正在重写精神疾病的定义。该校罗伯逊-斯蒂尔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的根源并非传统认为的神经递质失衡,而是脑细胞内部的能量代谢紊乱。这一发现发表在《基因组精神病学》杂志上,预示着

信息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10/251014014304.htm

哈佛医学院的突破性研究正在重写精神疾病的定义。该校罗伯逊-斯蒂尔精神病学教授布鲁斯·科恩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精神疾病的根源并非传统认为的神经递质失衡,而是脑细胞内部的能量代谢紊乱。这一发现发表在《基因组精神病学》杂志上,预示着精神医学将迎来一场从症状管理向细胞修复的根本性变革。

科恩博士的实验室率先开发了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从患者样本培养活体脑细胞的方法,这项技术让研究人员能够在实验室中直接观察精神疾病患者的神经细胞行为模式。通过近五十年的研究积累和400多篇科学论文的支撑,科恩团队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精神疾病患者的脑细胞在能量生产和细胞间通信方面存在根本性缺陷,而这些缺陷甚至可能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线粒体功能障碍的新视角

传统精神病学理论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上,特别是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作用。然而,科恩博士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患者脑细胞的深入分析发现,问题的核心在于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的功能异常。

大脑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却消耗着人体约20%的能量。这种对能量的极度依赖使得任何代谢功能的紊乱都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深远影响。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细胞在ATP生产、氧化应激防护以及细胞修复机制方面都表现出显著异常。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细胞级别的异常并非疾病进展的结果,而很可能是疾病的起因。通过对患者皮肤细胞重编程为神经细胞的研究,科恩团队发现即使是从未暴露于药物治疗的细胞也表现出相同的能量代谢缺陷,这强烈暗示这些异常是疾病的内在特征,而非外在因素导致的后果。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亿人患有精神健康问题,其中重性精神疾病影响着超过1亿人口。科恩博士的发现为这一庞大患者群体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思路——通过修复细胞能量代谢来治疗精神疾病,而不是仅仅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诊断革命:告别百年分类系统

新的证据表明,精神疾病可能始于脑细胞深处,其根源在于能量产生中断,而不是化学失衡。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科恩博士的研究不仅挑战了精神疾病的病理学理解,也对现行的诊断体系提出了根本性质疑。他强烈主张废除沿用了近百年的分类诊断系统,转而采用基于生物学证据的维度评估方法。

传统的精神疾病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群的识别和专家共识,这种方法虽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科恩博士认为它存在根本性缺陷。"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术语更多是基于历史传统而非科学事实,这些分类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的生物学本质,也可能加剧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

新的维度评估系统将重点关注可观察和测量的生物学指标,包括细胞能量代谢水平、神经网络连接模式、基因表达谱等客观数据。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疾病描述,还能够识别疾病的亚型和个体差异,为个性化治疗奠定基础。

这一诊断革命的意义远超学术范畴。当前的分类系统往往忽视了精神疾病症状的连续性和重叠性,导致许多患者被错误分类或接受不适当的治疗。维度方法能够更好地捕捉疾病的复杂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评估工具。

更重要的是,这种基于生物学的诊断方法具有跨文化的普适性。传统诊断系统往往受到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的适用性存在争议。而基于细胞能量代谢和神经功能的客观指标则不受这些限制,能够为全球精神健康提供统一的评估标准。

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之路

科恩博士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实际的治疗方案。基于细胞能量代谢紊乱的发现,研究团队正在开发针对线粒体功能的新型治疗药物。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的神经递质调节剂完全不同,它们直接作用于细胞的能量生产系统,旨在修复根本性的代谢缺陷。

初步的临床前研究显示,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和细胞能量状态,可以显著改善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状。更令人兴奋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可能具有预防作用——在症状出现之前就开始干预,阻止疾病的发展进程。

科恩博士在担任麦克莱恩医院院长期间的管理经验也为这一转化过程提供了宝贵启示。他成功地将一家财务困难的医院转变为国际知名的精神健康研究中心,建立了30多个创新项目,在患者护理、研究资助和教育培训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他创建的Waverley Place项目特别值得关注,这是一个由康复患者运营的社区支持中心,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同伴支持和康复服务。这种模式体现了科恩博士对精神健康服务的整体性思考——不仅要治疗疾病,更要帮助患者重建有意义的生活。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恩博士团队正在建立国际合作网络,推动这一新兴治疗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验证和应用。通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合作,他们希望确保这些突破性发现能够惠及世界各地的患者,特别是那些医疗资源有限地区的患者。

科恩博士的研究代表了精神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关注症状表面到深入细胞内部,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从统一模式到个性化方案——这些转变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应对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开展,基于细胞能量代谢的精神疾病治疗有望在未来十年内进入临床应用阶段。这不仅将为数亿精神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也将推动整个精神医学领域进入一个更加科学、精准和人性化的新时代。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