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菜市场买白菜,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到底挑绿叶的?还是选黄叶的?别小看这点颜色差别,真不是随便凑合一下就能过关的事。老菜农都说,这两种白菜,门道多得很,买错一种,炒出来的味道可是真打折扣。
去菜市场买白菜,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纠结——到底挑绿叶的?还是选黄叶的?别小看这点颜色差别,真不是随便凑合一下就能过关的事。老菜农都说,这两种白菜,门道多得很,买错一种,炒出来的味道可是真打折扣。
先说说绿叶白菜,这货一眼就能认出来:叶子绿油油,跟刚打了鸡血似的,看着精神头十足。一般长得挺松散,一片片叶子敞开着,身形大气。摸摸叶子,比较厚实,水分不算太多。这样的白菜,纤维粗一点,咬着有嚼劲,但自带“抗造体质”,随你怎么炖、怎么煮都不怕糊。家里老一辈选白菜包饺子,十有八九就是奔着绿叶的去的。一顿粉条炖猪肉里,绿叶白菜稳稳地吸收了汤汁,最后还能保持个好身段,不会一下子糊成菜糊糊。这菜,直白点说,烧着不费劲,炖久了还越吃越香。
而黄叶白菜,外形就是另一种格调了。叶子嫩黄嫩黄,整个菜心白净的像刚洗过脸,捏起来结结实实,跟炮弹一样。水分含量高的离谱,纤维细嫩,说是“入口即化”也不夸张。有朋友涮火锅吃黄叶白菜,总得抢着夹头几片,爽脆清甜,没啥“菜腥气”。这种白菜用来快炒、凉拌,简直是绝配。拿醋溜白菜举例,黄叶白菜丢锅里几下翻炒,立马就出锅,那口感又脆又甜,吃得人停不下来。
知道这不同了吧?两种白菜不仅卖相不一样,性格也两极分化。绿叶的扛折腾,黄叶的求速度。关键是,你得看自己做什么菜,别拿黄叶白菜炖粉条,菜煮化了还喊“为什么不入味”,那是真冤枉;也别用绿叶白菜涮火锅,别人夹的脆嫩,你那一夹全是纤维,感觉多咀嚼几下和吃草差不多。
家里秋冬做菜,怎么挑白菜才不翻车?举两个实打实的例子来说,让人一看就明白:
如果是想吃个暖乎乎、入味的炖菜,像粉条炖肉、白菜炖豆腐这种,一定选绿叶白菜。一大锅做出来,白菜吸收了油香和汤汁,香气逼人,粉条咬一口全是精华。做法也不复杂,五花肉切块先焯水,手撕白菜(真的是手撕更入味),粉条提前泡软。锅里先炒糖色,肉块下锅翻匀,放点香料加水炖到香味出来,把白菜和粉条铺上面,再炖一会儿,最后收下汁加点盐。菜出锅时,肉软白菜甜,粉条都变透明了,真是一盆有滋有味的家常好菜。
要是嘴馋清爽的凉拌菜,黄叶菜心绝对不能少。白菜心切细丝,西红柿去皮切条,鸡蛋摊成蛋饼切成丝,粉丝泡软剪短,虾皮点缀再加蒜末香菜。调个糖醋汁,生抽香醋白糖盐香油,搅一搅,往菜盆里一淋。拌匀后,菜色五彩斑斓,白菜丝脆,西红柿带着点酸,蛋丝滑嫩,虾皮又提鲜,一口下去特别开胃。吃了大鱼大肉再来一盘,感觉一下子清爽了。
说到这,有些人可能不服气:你是不是过于讲究了?不就是买棵白菜,真有这么大不同?真敢说,懂了绿叶跟黄叶的门槛,厨房没准就能多出几道神仙菜。谁家冬天不炖点白菜,夏天不来个凉拌?随便糊弄一下,真的吃不出那个“家里味道”。
其实,挑白菜还有点小细节——别光看叶子,还得看整棵白菜的新鲜度。绿叶虽然耐炖,但老了容易发柴,黄叶水分多,可时间长了就变蔫。菜市场溜达一圈,挑叶子厚实、没病斑、根部还新鲜的,准没错。不要去买那种菜根干巴黄,叶子发黑的,就是便宜也不值得,回家做菜全靠调味料撑场面,吃着不痛快。
如果你家里常做饺子、炖菜,可以直接锁定绿叶白菜,耐煮又有口感,煮菜时间长也不会糊掉。如果爱吃快炒、火锅、凉拌,可以多买几棵黄叶白菜,清甜爽脆,下锅不用一分钟就能盛盘。偶尔搭配着来,也能丰富家里的菜单。比如馅料用绿叶,汤底用黄叶,吃着就你懂了什么叫“门道”。
当然,不管买哪一种白菜,洗净切菜的时候尽量挑嫩的部分。老叶子纤维重,一顿嚼下来嘴都累。手撕白菜是老厨师的知根知底的做法,别小瞧,多撕几片试试看,和刀切出来的,吃口差不少。绿叶白菜适合手撕,黄叶白菜切丝更合适。
家庭聚餐、平日一日三餐,经常有白菜上桌。懂得怎么选,给家人做菜也能更得心应手。白白净净的黄叶白菜,老人小孩吃着都舒服,冬天涮锅的首选。绿叶白菜能经得住长时间炖煮,合适北方人一家人当主菜,吃得实在又暖和。不要小看一道白菜,选对了能撑起一桌饭,选错了做啥都不对味。
说起来,厨房就是“看家本事”的地方。会挑菜,会做菜,两者是分不开的。你信不信,光是炖个粉条白菜肉,饭桌上的话题就能从江南水乡聊到东北大炕。哪家老人不念叨,“绿叶白菜有韧劲,炖得越久越有味”。包饺子,剁馅时黄叶太水,不如绿叶实在。大锅火锅,大家抢着夹黄叶嫩心,咬一口脆香,话都懒得说。
大家买菜,最怕就是将就。有人说南方人喜欢黄叶,北方人就爱绿叶,各地习惯真不一样。其实主要是烹饪方式,大火炖挂,适合绿叶,清爽快炒,适合黄叶。吃菜本就是件讲究个人口味的事情,别照搬别人家那一套,适合自己才是硬道理。有人嫌绿叶涩,你可以炖;有人觉得黄叶太嫩,你可以炒。掌控烹饪节奏,才不怕家里人挑嘴。
有菜农专门建议,买白菜注意季节和产地。秋冬的白菜最好吃,水分适中,口感最嫩。春天的白菜,黄叶比例高,清炒就好。别看绿叶白菜耐炖,但不是越大越好。太大的就容易纤维老,吃起来费牙。买回来放冰箱别超过三天,不然再好的白菜也失了口感。
其实,家家户户做菜,都是一个“平凡”到极致的活儿。懂点小技巧,就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出意想不到的妙处。比如一锅粉条炖肉,带皮五花肉,绿叶白菜,红薯粉条,标准老百姓的饭桌家常。先焯肉,油糖调色,香料炖煮,最后白菜和粉条一起下,盯着锅里的热气升腾,分分钟能让一家人吃得热乎乎。粉条软糯,白菜带着肉的香气,每一口都是暖意。
再说那碗糖醋白菜心凉拌丝,黄叶白菜心切成细丝,搭配西红柿、蛋皮、粉丝和虾皮,调醋汁一拌,清爽得不得了。夏天来一盘,直接化解油腻。谁家小孩不抢着吃?老人也觉得顺口。白菜丝越细越好,汤汁浸润每一丝,吃得人满脸都是满足。
这么一看,绿叶和黄叶白菜,各有绝活儿。要说挑错了,就差不多像是做饭只认一个火候。没那么多高深理论,就是个“门道”。实际操作下来,家常饭桌最得意的时刻,往往就来自一道简单的白菜菜。会挑、会做,食材平凡,滋味却能出奇。
所以,下次去菜市场,别拿眼一一扫过去。瞅准绿叶黄叶,心里有数,买回家怎么做也都清清楚楚。总结起来就是:炖菜就选绿叶,快炒凉拌就挑黄叶,别弄反了。这样做出来的菜,才吃得舒坦,家里人也嘴服气。
至于那些爱钻研怎么减少浪费、怎么保存更长久的朋友,记住一点,买菜别多买,随吃随买,保准一棵一用,口感新鲜。白菜虽便宜,但新鲜度才是王道。不藏着掖着,做饭图省心,嘴里有滋味,日子过得才有意思。
小小一棵白菜,藏的讲究还真不少。别再傻傻分不清绿叶和黄叶的区别了,选对了后,厨房就是你的主场,想吃什么都能搭配上。这样回家露一手,家里人吃着也更高兴。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下弦Y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