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盯着新大洲本田NS150XC的售价页面,我反复确认了三遍——标准版19980元,高配版21280元。屏幕里的数字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闷。作为盼了这款车小半年的车友,此刻只剩两个字:失望,三个字:很失望。
#腾势N8L大六座安全豪华SUV#本田150踏板,你太让我失望了
盯着新大洲本田NS150XC的售价页面,我反复确认了三遍——标准版19980元,高配版21280元。屏幕里的数字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闷。作为盼了这款车小半年的车友,此刻只剩两个字:失望,三个字:很失望。
不是说NS150XC的配置一无是处。本田SH-EP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博世双通道ABS+TCS、首次搭载的博世MSC车身稳定系统,再加上KYB倒置前叉和玛吉斯全地形胎,单看配置表确实够诚意。可这些“堆料”,撑得起150排量卖出2万+的价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动力与价格的严重失衡。11.4千瓦的最大功率,和自家NS150GX用的是同款动力平台,跑山时后劲不足的短板早有定论。而现在,两万出头的预算已经能摸到国产250踏板的门槛,后者的动力输出是150排量根本无法企及的。一边是“够用就好”的平顺,一边是“动力过剩”的酣畅,本田凭什么觉得车友会为悬殊的动力差距买单?
更讽刺的是本田自身的定价逻辑。前两年还在靠官降抢市场,CM300直降4600元,CB750 Hornet降价9000元,一副“亲民抢滩”的姿态。可转身就在150踏板上摆起了高姿态——自家同排量的NS150GX、NS150LA定价都在1.5万至1.8万区间,NS150XC直接拉高4个档次的定价,未免太割裂。
或许本田觉得自己有“控局”的底气。毕竟在150踏板市场,铃木缺位、雅马哈靠进口撑场面,豪爵也难有全面压制的车型。可它似乎忘了,消费者的钱包从来不是“信仰税”的蓄水池。光阳X150已经降到13500元,豪爵UHR150终端价跌破1.4万,这些竞品的配置差距并没有拉开到“值6000元差价”的程度。
高离地间隙和全地形胎,瞄准的是玩乐型用户,但150的动力天花板摆在那儿,真跑非铺装路能有多少底气?所谓的“ADV属性”更像个噱头——连本田自己都不敢给它冠上ADV之名,却定了个接近ADV的价格。车友要的是能撒欢的实力,不是“看起来能撒欢”的样子。
有销售说“早订早享受”,还强调座桶能放全盔、手把有护罩这些细节。可这些锦上添花的设计,掩盖不了核心的性价比短板。若说本田靠供应链优势能把成本压得比国产品牌还低,那如今的定价,更像是在收割品牌情怀。
看着车友群里“等降价”“选国产250”的讨论,我突然懂了:失望的从来不是NS150XC这款车,而是本田对消费者的态度——用过去的口碑透支信任,用同级的配置挑战价格底线。
两万出头的预算,能选动力更强的国产大排量,能选配置相当且价格更低的合资竞品。本田150踏板,这次是真的让期待者寒了心。
来源:升升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