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那个时候,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要出门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必须带着这玩意,可偏偏就是这东西,成了防止逃婚的“厉害神器”,想跑根本没门。
别觉得古代人逃婚是件容易事,特别是在唐朝,你要是想背着家里人偷偷跑掉?先看看自己手里有没有“鱼符”—— 这东西就是唐朝的身份证。
在那个时候,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要出门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必须带着这玩意,可偏偏就是这东西,成了防止逃婚的“厉害神器”,想跑根本没门。
先跟大家说说唐朝的鱼符到底是啥,它可不是随便找块材料做个牌子就能用的。当官的人用的鱼符是金属做的,有铜材质的、银材质的,甚至还有用金子做的;普通老百姓用的鱼符则是木头做的。
鱼符上面会刻着持有人的姓名、老家是哪里的、家里人靠什么营生,另外还得有官府盖的印章才算有效。
别觉得这玩意就只能用来证明身份,它能管的事情可多了去了,不管是过关卡、住驿站,还是去外地走亲戚拜访,都得把它掏出来给检查的人看,要是没这东西,你连自己所在的县城都出不去。
为啥这鱼符能起到防止逃婚的作用呢?你仔细想想就知道,唐朝时候的婚姻大事,还是得由父母说了算,要是家里的姑娘或者小伙不愿意接受家里安排的婚事,想偷偷跑出去躲婚,首先就得闯过好几道难关。
第一道难关就是出了家门之后的通关检查,在那个时候,不管是城市的城门还是河边的渡口,都有官府的差人检查鱼符。
你一个还没出嫁的姑娘,要是说不清楚自己要去哪里、跟谁一起去,就算手里拿着鱼符也没用,官差还得追问你出门的理由。
要是说不出合理正当的理由,比如去走亲戚得有家里人写的书信作为证明,去办事情得有官府开的文书,官差就会直接怀疑你是不是想逃婚,当场就会把你扣下来不让走。
再说说住宿的问题,那时候人出门在外,要么住驿站要么住客栈,不管住哪一处,都得登记鱼符上的信息。
你要是个想逃婚的姑娘,身边没有家里人跟着,也没有合法的出行证明,客栈老板敢收留你吗?一旦被官差查到客栈收留了这样的人,客栈老板也得跟着受牵连。
所以就算你能偷偷跑出家门,没有鱼符的话连个能过夜的地方都找不到,跑没两步就得睡在大街上,这跟等着被家里人抓回去有啥区别?
还有更绝的情况,那时候要是姑娘已经定了亲事,家里人还会专门盯着她的鱼符。
比如说有些人家,会把姑娘的鱼符暂时收起来保管,说要是想出门,必须得有家里人陪着一起去拿鱼符才能走,这么做就是怕姑娘偷偷拿着鱼符跑掉。
就算家里人没把鱼符收走,要是姑娘突然说要带着鱼符出门,还说要去很远的地方,家里人肯定会起疑心,马上就会去找官差报告情况,之后沿途的各个检查点都会仔细排查,根本就跑不掉。
你可能会觉得,唐朝不是大家都说风气挺开放的吗?怎么在这件事上管得这么严?其实所谓的开放都是相对而言的,在婚姻这种大事上,年轻人还是没有自己做主的权利 。
那时候逃婚不光会让家里人觉得丢人,而且还是违反当时法律的行为,官府抓到逃婚的人,不光会把人送回家里,还会处罚家里人。
要是逃婚的情节比较严重,连逃婚的人自己也得受处罚。而鱼符就是官府管理这类事情的关键工具——没有它,你连出门的资格都没有,还谈什么逃婚呢?
现在回过头想想,咱们现在用的身份证,就只是用来证明身份而已,没人会因为结婚的事情来管你的身份证。跟唐朝比起来,现在不用再担心没身份证就逃不了婚,单是这一点,就比古代自由太多了。
来源:趣史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