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6“苏超”,“浪里马”淮安队面向全国公开招募球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07:57 1

摘要:“想踢职业,却连试训门票都摸不到”——这条抱怨,今天被淮安直接撕掉。

“想踢职业,却连试训门票都摸不到”——这条抱怨,今天被淮安直接撕掉。

2024年10月,淮安市体育局甩出一份“零门槛”招募令:只要你是16—40岁男性、能跑能踢,不管户口在黑龙江还是学籍在海南,甚至只在淮安读过五年小学,都可以来抢一张2026“苏超”上岗证。

这不是又一次“喊口号”。

2024赛季,淮安队刚把历史最好成绩从“八强”改写成“季军”,主教练在颁奖台上把奖杯往下一摁,当着全省直播说:“明年我们要的是金色,不是铜色。

话音落地,前国脚张某某就接过技术总监聘书,任务只有一个:找到能把中场梳理成“高铁时刻表”的人。

于是,一场“抢人”升级成“抢时间”。

过去,地方队选人有三把锁:

3208身份证、本地学籍、省运会注册。

现在,三把锁变成一根橡皮筋——

“在江苏任何职业俱乐部注册过”就算通关;

“在淮安读过五年书”也算通关;

“啥都没有,但脚下有活”——现场测试过了90分,橡皮筋直接给你弹进基地。

基地也不是以前的煤渣加铁网。

2024年8月,生态新城青训中心正式亮灯,4块德国进口草皮,恒温更衣室,战术室装了一圈AR大屏,能把球员跑动热力图实时投到地面。

说人话:你跑一步,大屏给你画一步,连偷懒的弯都能被AI标成红色。

硬件升级只是“诱饵”,真正让外地家长动心的,是“足球英才计划”——

入选市队当天,2000元/月住房补贴同步到账,连续发三年;

想落户?

人社局专人对接,跑手续比点外卖还快;

孩子上学?

教育局直接给“绿色通道”名额,不占用普通学区指标。

一句话:人来就行,后顾之忧政府打包。

有人担心“是不是画饼”。

把数据拆开看:

2024年淮安队大名单里,非本地户籍球员已从去年的3人涨到11人,其中5人已经拿到落户指标;

季军奖金池比2023年翻了一倍,主力球员年薪税前逼近30万,放在长三角二线城市,足够让“踢球不如打工”的调侃闭嘴。

更关键的是上升通道。

“苏超”联赛已跟中冠(中国足球冠军联赛)打通,季军意味着自动获得中冠预赛席位;

踢一年,只要冲进中冠前四,就能跟中乙球队打附加赛。

对很多24岁还在省运会徘徊的球员来说,这是把“人生电梯”直接搬到脚边。

所以,这次招募其实只问三个问题:

1. 你能跑完全场高强度YOYO吗?

2. 你能在30分钟分组赛里送出3脚穿透性传球吗?

3. 你敢在报名表上填“我要踢中乙”吗?

如果答案都是“Yes”,剩下的事交给淮安——

机票、住宿、体检、保险,全免;

试训不过,也给你一份“个人运动表现报告”,告诉你差在哪、怎么补;

试训过了,当场签集训协议,冬训就去昆明,跟队德国体能教练刷体脂。

有人把这次招募比作“足球版拼多多”——

以前只能去北上广“百亿补贴”试训,现在淮安直接“砍一刀”,把成本砍到零,把机会砍到最大。

但别忘了,拼多多的尽头是“包邮”,足球的尽头是“赢球”。

张某某在基地墙上贴了一句话:

“给你舞台不是让你跳舞,是让你拆屋顶。

翻译过来:补贴、草皮、户口,都只是屋顶的瓦;

能不能把屋顶掀了让全国看见,要看你脚下有没有真火。

2026“苏超”倒计时已经启动,报名通道只开到11月30日。

想继续在朋友圈发“生不逢时”,还是让下一次新闻里出现你的名字,决定时间只剩四十多天。

淮安把门推开,球放在中圈,哨子叼在裁判嘴里。

下一步,轮到你跑,还是继续看?

来源:素言足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