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创作活力!南海区作协举办老中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21:24 2

摘要:5月16日下午,“潮起南海 文攀高峰”2025南海名作家郑时增暨中青年作家徐鹏袁伟建作品研讨会顺利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既是对三位本土作家创作成就的集中检阅,亦是对南海文学未来方向的深度探索,是立足南海本土文化根脉、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5月16日下午,“潮起南海 文攀高峰”2025南海名作家郑时增暨中青年作家徐鹏袁伟建作品研讨会顺利举办。此次研讨会的举办,既是对三位本土作家创作成就的集中检阅,亦是对南海文学未来方向的深度探索,是立足南海本土文化根脉、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此次研讨会由佛山市南海区作家协会、佛山南海融媒有限公司、佛山南海融媒有限公司南海文学专班联合主办,佛山市小小说学会、佛山市青年产业工人作家协会协办,南海15名老中青年作家代表出席。

活动大合照。

“警察作家”郑时增:

坚守初心,88岁仍笔耕不辍

郑时增现年88岁,是一级警督、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警察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曾任南海公安局政委,历任广东省警察学会理事。退休前,他40年如一日躬耕刑侦一线,坚持“科技强警”建设,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开讲座,因此被同事冠以“儒警”“教授”的美誉。

一级警督、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警察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郑时增。

数十年来,郑时增参与指挥多宗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积累了大量公安案件素材。离开公安系统后,他便根据自己的破案经历,先后创作了多部纪实小说,引起强烈反响,又被誉为“警察作家”。其中,1996年,郑时增出版纪实长篇小说《警匪较量珠三角》,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广州电视台将其改编成20集电视剧,由刘松仁等演员主演。这部小说是“一本公安写公安的小说”,是广东省第一本由基层公安领导撰写的警匪题材纪实小说。2002年,侦探小说《玩命女人》出版,获省作协赞许。2006年、2016年以房地产界凶案为题材,他先后创作发表了中篇小说《流星》《房事之殇》。

此次会上研讨的短篇小说《在这赛道上不可平庸》便是根据长篇小说《警匪较量珠三角》改编而成,主要讲述南湾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天钺如何带领他的团队一步一步实现“科技强警”的故事。

关于该作品,与会作家代表一致认为,其作品兼具职业深度与艺术灵性,通过运用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出公安干警“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的积极面貌,成功刻画了爱学习爱思考,善于科学强警的刑警形象。

“他善于在立足案件核心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时空错位、人物典型化等手法实现文学升华,做到七分纪实三分虚构,既保留了公安题材的行业特性,又突破了传统纪实文学的艺术局限。”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南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黄观水认为,郑时增开创了“公安写公安”的创作范式。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南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黄观水点评。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南海区作家协会网络分会会长岑军则表示,这是一篇聚焦科技强警故事的佳作,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叙事条理清晰,生动展现了公安领域借助科技力量实现变革与突破传统人海战术破案的模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反映了科技在现代警务中的关键作用,展现了公安队伍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南海区作家协会网络分会会长岑军点评。

郑时增还写了不少关于人生感悟的小品文。在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南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惜坤看来,这些作品体现出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真材实料,给人深刻启发。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创研部主任、南海区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会长许媛表示,其小品文思路敏捷,体现出很多人生智慧和哲思,很有价值。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南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惜坤点评。

最令在座作家代表们动容的是,郑时增坚持创作近60年,至今仍可使用电脑熟练写作。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海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戴开盛表示,郑时增老当益壮,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坚守初心,在他身上感受到浓烈的文学情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亚林盛赞他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充沛的写作精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海区作家协会主席吕啸天高度评价,88岁老作家郑时增坚持写作,给南海、佛山乃至广东文坛树立路标,尤其是给青年作家树立了示范榜样,他呼吁南海作家在写作道路上摒弃杂念,多向他学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直言,这种笔耕不辍的精神给了作家们很大的鼓舞和希望。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南海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戴开盛点评。

“商人作家”徐鹏、袁伟建:

踊跃创作,展现南海文学群体风貌

徐鹏为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广东文学志愿服务佛山顺德队副队长。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今古传奇》《青年文学家》《传奇故事》《佛山文艺》等。出版作品主要有散文集《湘情湘缘》、小说集《铁流湘缘》等。

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广东文学志愿服务佛山顺德队副队长徐鹏。

袁伟建为中国诗歌学会、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南海区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多发于《诗刊》《散文诗》《广西文学》《今古传奇》《散文选刊》《河南文学》《中国建设报》等报刊,曾获佛山文学奖新锐奖、李煜文学奖、张骞文学奖、简朝亮文学奖等。

中国诗歌学会、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南海区作家协会理事袁伟建。

徐鹏、袁伟建是南海作家群体中,近年来创作极为踊跃、作品发表量大的中青年作家,同时又是非常热心文学公益事业的企业家。今年3月,两人都报名参加了由南海区作家协会、佛山南海融媒有限公司主办的新时代佛山南海首届作家培训班,并在培训班上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职务,是南海中青年作家群体的代表作家之一。戴开盛称赞两人勤奋创作,成绩显著,体现出南海作家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胡亚林表示,两人创作态度非常端正,作品质量在不断提高,创作激情始终保持旺盛,建议要扩大写作格局,争取在大刊大报发表更多精品力作。吕啸天也不吝赞美之词,认为两位“商人作家”为人正直,没有老板架子,爱学习,愿意付出和奉献,很有正能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亚林点评。

此次研讨的作品,徐鹏的小小说《年检》以一次普通的车辆年检为切口,以小见大、针砭时弊,发出了这个时代制度性信任的叩问。袁伟建两篇散文,《瓦爷》聚焦其故乡的瓦匠的淳朴与英勇,《佛山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则抒发其对第二故乡佛山的真情实感。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创研部主任、南海区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会长许媛点评。

吕啸天评价,《年检》题材具有独特性,内容具有可读性,袁伟建的散文写出了一定的新鲜感和独特视角,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他也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年检》的主题过于深沉,有“举轻若重”之嫌,《瓦爷》的情感投入还不够深,没能引发读者强烈的乡愁共情。许媛认为《年检》的人物偏向于符号化,希望徐鹏以后可以多塑造一些复杂的人物角色;《瓦爷》在部分细节描写上不够细腻、立体,希望可以加深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海区作家协会主席吕啸天点评。

周崇贤曾担任过文学刊物编辑,同时也是新时代佛山南海首届作家培训班的写作导师之一,他从编辑及写作导师的专业角度出发,对两人的作品逐一进行了详细点评,指出了两人的作品在文章结构、主题构思、内在逻辑、细节描写、语言艺术等方面仍需要提高的地方,令在场作家们都受益匪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佛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崇贤点评。

谆谆教诲 作为南海土生土长的名作家,郑时增提出,《佛山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篇散文,“口开得很大,但写得不够深入”。他提出谆谆教诲,年轻一代的写作者要多写现代的、自己熟悉的内容,“写作面可以窄一些,但一定要深挖内涵”。

激烈碰撞研讨

培育文学土壤,激发创作活力

一下午,与会作家代表们畅所欲言,对郑时增、徐鹏、袁伟建三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和思想交锋,使原定两个半小时结束的研讨会延长至三个半小时仍意犹未尽。活动最后,吕啸天还向郑时增赠书,以示对本土老作家的敬意。

吕啸天(右)向郑时增(左)赠书。

对于组织召开此次跨越老中青三代的作家作品研讨会,吕啸天表示,旨在激活南海本土文化基因,搭建创作交流平台,强化区域文学品牌。

三位作家的作品扎根南海本土,以文学笔触记录湾区变迁、市井百态与人文精神,为城市发展留存鲜活的文化档案。研讨会通过文本细读与思想碰撞,将地方记忆转化为时代叙事,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达维度。研讨会汇聚作家、评论家与文学组织代表,还打破了创作“孤岛化”局限,以专业视角剖析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这种互动既为作家提供创作反思的契机,也为南海文学注入创新动能,推动作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研讨会圆满举办后,主办方将借助珠江时报、佛山+等全媒体矩阵传播,放大南海作家的声量,吸引更多关注本土文化的读者与创作者,助力构建“南海作家群”标识度,为大湾区文化共融贡献文学力量。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南海文学创作的“问诊会”,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宣言会”,通过培育文学土壤、激发创作活力,为南海建设文化强区、提升城市软实力注入持久动能。

策划/南海融媒记者 吕啸天

文、图/南海融媒记者 马一右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