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个恨不得所有东西都用“倍速”播放的时代里,有人居然跳出来说,咱们得用“慢变量”来做事,这听起来简直像个笑话,但猛士这个牌子,现在就打算这么干。
在一个恨不得所有东西都用“倍速”播放的时代里,有人居然跳出来说,咱们得用“慢变量”来做事,这听起来简直像个笑话,但猛士这个牌子,现在就打算这么干。
这个叫赵安的人,是猛士科技新找来的副总,也是那个提“慢”字的人。
他的履历挺有意思,你很难用一个词去定义他。他卖过诺基亚的手机,又去华为卖手机,而且一干就是11年,亲手把华为终端从一个 nobody 变成人人都想拥有的牌子。后来他觉得还不够,又跑去卖美的的家电,再去卖安踏的运动鞋。
这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经历,搁在过去可能叫不专注。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车子,越来越像个带轮子的大号手机,是个消费电子产品。赵安这种什么都卖过、什么渠道都懂的经验,就变得特别值钱。他知道怎么跟消费者打交道,不管是通过网上,还是通过实体店,他都玩得转。
他来猛士上班,第一条微博就说要理解行业的节奏,这话不是空话。他心里装着一套在华为用过、在安踏也验证过的方法。
那套方法的核心,说白了就四个字:围着用户转。
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打法。想想华为的Mate系列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高端代名词的?就是靠着精准找到用户想要什么,然后把产品做好,再用合适的渠道送到用户手上,最后还陪着用户一起玩,建立感情。
这套东西,猛士正缺。
一个新牌子,特别是搞越野这种小众市场的,最怕的就是自嗨。你觉得你的车很牛,但用户不认,那就白搭。赵安的到来,就是要把这最关键的一环给补上。
光会吆喝也不行,你卖的东西得镇得住场子。
这时候就得提另一个人,猛士科技的新老大,万良渝。
万良渝是个老东风人,一辈子都在跟技术打交道。从最开始的图纸设计,到后来的零件采购,再到整个生产质量的把控,他把猛士这个牌子从一张白纸变成一辆实实在在的车。他是那个在幕后保证这台车底子够硬的人。
很多人说,猛士M817这台车,豪华感做得不错,车里闻着也没什么怪味,这些细节上的好评,背后都是万良渝和他团队下的笨功夫。
一个懂技术、懂产品的老实人。一个懂市场、懂用户的营销鬼才。
万良渝加赵安,这个组合挺绝的。一个负责把“骨架”搭得结结实实,一个负责把“血肉”填得丰满动人。技术和市场,两条腿走路,这才稳。
他俩联手后,带着经销商们去了一个地方,华为的练秋湖基地。
去那儿干嘛?串门。
这个地方可不一般,是华为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核心研发地之一。把合作伙伴带到这里,信号再明显不过了:我们和华为的关系,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是深度绑定的。
猛士跟华为的合作,速度快得吓人。今年2月份才签的战略协议,4月份猛士M817就亮相了。
这台被称为“含华量最高”的越野车,肚子里装满了华为的看家本领。
比如说华为乾崑的ADS 4。0高阶智能驾驶,还有鸿蒙座舱5。0,基本上是把华为能给的全给用上了。
市场反应也很直接。预售开始30分钟,就收到了5257个订单。这说明,用户对“猛士+华为”这个组合是买账的。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赵安说的那个“慢变量”,就有点明白了。
他说的“慢”,不是指发展速度要慢下来,而是在打基础这件事上不能急。就像盖楼,你地基挖得越深、打得越牢,上面的楼才能盖得越高越快。品牌认知、用户信任,这些都是地基,是急不来的“慢”活。
智能越野车是个新赛道,大家都在摸索。猛士要解决的,不只是造出一台能翻山越岭的车,更要让大家在心里承认,猛士就是一个又智能又硬派的高端越野品牌。
这事儿,恰好是赵安最擅长的。
他有把一个品牌从零做到高端的经验,也知道怎么建立一个能够持续跟用户沟通的体系。这些“慢”功夫做扎实了,品牌的爆发力才会更强,走得才会更远。
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在人人都在追求“快”的时候,敢于沉下心来做“慢”功夫的品牌,反而更让人觉得靠谱。猛士找来赵安,赵安选择了猛士,这场合作,可能真的会给这个热闹的汽车圈子,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来源:知心爱人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