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大喜塘王氏家谱序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0:15 2

摘要:家谱与国家史书、地方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它所反映的家 族历史沿革、世代繁衍、人口居地变迁、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等等,构成了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文 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因而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家族 和睦,教育

家谱与国家史书、地方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它所反映的家 族历史沿革、世代繁衍、人口居地变迁、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等等,构成了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文 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因而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进家族 和睦,教育和激励子孙后代奋发向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民族 团结、社会安定和国家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族先祖自湖南零陵九家湾迁居大喜塘村至今已320年。 在世代 繁衍中,先祖们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声名远播,令人景仰;在历史长河 中,先辈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宗祠建筑,古韵流芳。 这许多的许多, 需要我们去了解,需要我们去探求。 但是,由于战事、自然灾害和其他 各方面的原因,本家族历史上虽曾多次修谱,却无一流传下来,以至于 族人中绝大多数包括本人对本族的历史浑然不知或知之不多,少部分 人宗支难辨,个别人连自己的祖父母甚至于父母的名字都已忘记。 凡 此种种,概为憾事。

2023 年初夏, 东平邀约我参加王氏积厚公全州分支通谱的编修, 考虑到自己居住在外、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且家务缠身,立即予以回 绝。 之后东平如此反复多次邀请,都被拒之。 奈何东平锲而不舍,并说 村中建军、先初、先跃等兄长和其他许多人都期望修谱,自己不禁怦然 心动,虽然深知其艰辛,但生于斯、长于斯,故乡山水的哺育之恩难以 忘怀,父老乡亲的关爱之意永记心间,为避免数百年的家族历史湮没, 1 于是便应承了家谱主修的任务。

考虑到修谱工作任务艰巨,需时较长, 并且需要得到全体族人的支持,便又联络了先平和钟伟等作为组织者 和发起人。 四人经商议,决定这次修谱不强制按户按人收取费用,而采 取自愿捐款的方式解决所需经费,组织者、编修者不但带头捐资,并且 不领取任何报酬。 在确定这一原则之后,于村中联络了有志为家谱出 力的宗亲组成了修谱组委会, 于2023年7月中旬召开了有各房代表 参加的会议,正式启动了这一工作。 其后又两次组织集中开会研究相 关事项,两次组织大规模寻找碑文,两次远赴湖南寻根溯源。 在整个修 谱过程中,宗亲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绝大部分人,包括远迁异地的 家庭都踊跃参加,先后有196人次参与捐款,其中有18人捐款两次。

寻找碑文时正值盛夏和初秋,高温酷暑、荆棘遍布、毒虫出没,但却无 法阻挡人们的脚步,钟伟、先初等人表现突出,年过八旬的先姓、先禄 和年过七旬的建军、钟金等都在寻碑者的行列。 修谱期间,修谱组委会 利用族人的捐资抢救性地修缮了祠堂和修葺了始迁祖的坟墓。 在本人 披露出红七军经过本村并在本村祠堂召开战前会议这一史实后,族人 们十分重视,为使有关部门确认这一重要历史事实作了大量的前期准 备工作。

而在这些工作中,东平、先平等作了较好的统筹谋划,特别是 东平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物力, 本人则承担了各种材料的撰写工 作。 先初除提供新四房的全部家谱基础资料外,还承担了监督祠堂维 修工程质量的责任,先跃不辞辛劳,认真做好后勤保障。 但因修谱中参 与人员众多,特别是寻找碑文中,许多家庭、许多人员积极参加,无法 一一列述,只能在此对他们的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可特别需要指出的 是,本族虽然久别了零陵九家湾的故里,但居住故里的本族亲戚们(王 家女婿的后裔)对本族先祖的坟墓一直精心守护,对本族清明时返回 故里祭祀和本次修谱中寻找碑文给予的热情接待和提供的帮助,应该 2 值得本族所有人永远铭记。

本次修谱面对的困难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没有老家谱,除先初掌 握其叔父焕谋留下的不很全面和不很准确的记录新四房传承关系的 一点书面资料和荣华收藏的一份损毁严重、难以辨认的祖先牌位以及 本治手写的一本反映本家庭曾祖以下世代传承的小册子外, 别无他 物,要想在茫茫人海和历史长河中,了解本族的世代传承和先祖们的 基本情况,只有依靠寻找碑文。 正是我们广泛地寻找了碑文,才基本理 清了本族源流和明确了先祖们的生殁时间,并消除了口口相传而导致 的下列误解:一是把大高作为本族的始迁祖。 通过这次修谱,可以明确 地认定,登云兄弟3人才是始迁祖,而大高只是从湖南零陵九家湾迁 居到了全州屏山渡的车田村,他从未在大喜塘生活过,因而不能视为 本族的始迁祖。二是君起是兄弟3人中的老大。

通过这次修谱,可以确 切地了解到,君起即登震,是兄弟3人中最小的。 三是本族先祖从李姓 人家购买了现今的宅场。 这次修谱中本人和大弟先科意外地在后龙山 鸡公岩右侧发现的一块墓碑揭开了真相,证实本族是第二支迁居本村 的王姓人家,直接购买李姓人家宅场的是来自零陵另一地方的王家人 而不是我们的先祖。四是本村的君起公祠为君起所建。据考证,本村祠 堂主要是由君起的后裔建造而不是君起亲手所建,只是为了纪念这位 先祖,命名为“君起公祠”。 五是新中国建立后打石塘村才更名为大喜 塘村。 从碑文中可考证,早在1841年所立的正提碑上就已见“大喜塘” 三字。 因此,大喜塘这一村名是我们的先祖在19世纪上半期对原有村 名“打石塘”的雅化。

这次修谱虽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世系 传承并没有彻底查清。 由于时隔久远,碑文未有记载或损毁等原因,个 别先祖不知其名,少数先祖上下传承关系无法弄清,许多先祖配偶情 3 况缺失。

二是少数先祖的名和字无法一一对应,只知其名,不知其字。 如登云的孙子增土、曾孙鉴睬和炳选即三举的孙子鉴宗等15人,按本 族传统字辈“国、正”字辈所取的字无法查证。

三是本族先祖成文的家 风家训无法查找,少数先祖的杰出事迹湮没,影响着本族优秀传统文 化的赓续和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期待祖传家谱能够一朝出现。 同时,由于本人第一次接触家谱编修,工作中缺乏经验,特别是自己远 居村外,直接掌握各家庭的原始资料不多,对所有材料也无法一一核 实,世系图和世系考中的错漏在所难免。 尽管如此,能使宗亲们了解本 村沿革、本族源流,能为后续的修谱提供一些铺垫,自己已倍感欣慰。

参天之木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 通过这次修谱,期待宗亲们, 特别是我们的后代子孙们能饮水思源,不忘祖恩,团结互助,共同创造 大喜塘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裔孙 先连拜上 二○二四年初春

来源:探秘桂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