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独立玉雕师钱永荣 传统器皿之上创新 10月20日15:00、20:00开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19:29 2

摘要:在我接触的青年玉雕师中,钱永荣是少数专注于器皿创作,并能将传统器皿做出“当代气韵”的匠人。他擅长将大型器皿转化为可赏可玩可用的小型玉器,被誉为“器皿小全才”。他的作品不是简单仿古,而是在传统形制中注入时代气息,既古典又现代。

在我接触的青年玉雕师中,钱永荣是少数专注于器皿创作,并能将传统器皿做出“当代气韵”的匠人。他擅长将大型器皿转化为可赏可玩可用的小型玉器,被誉为“器皿小全才”。他的作品不是简单仿古,而是在传统形制中注入时代气息,既古典又现代。

器皿之路:从安徽少年到“器皿小全才”的修炼

钱永荣出生于安徽天长县,少时受姐姐影响对玉雕产生兴趣。2004年,16岁的他进入当地玉器厂系统学习,专攻器皿件和仿古件,后跟随姐姐从事玉雕创作。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传统器皿的制作要领,更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玉雕器皿的独特情感。

不满足于现状的钱永荣,渴望在技艺上寻求更大突破。2013年,他毅然赴扬州,拜入杨光大师门下。六年学艺期间,他仅要求基本学徒工资,专注技艺提升,严格遵循师训,完成了从匠人到艺人的蜕变。

出师后,钱永荣开始走上独立创作道路,主要以器皿、花鸟为主。他始终保持着“不满足”的劲头,从早期的仿古件制作,到专攻花鸟类题材,再到将青铜器元素融入玉雕创作,他在突破自我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提升造型能力,他专门花费两年时间学习绘画,强化比例结构与素描能力。这种对基础的敬畏,让他的作品在传统韵味中更具现代审美价值。

凭着扎实的治玉功底和多年的经验积累,钱永荣从代工做起,逐渐在业内闯出名头。他擅长将各类大型器皿以玉雕语言转化为小型玉器,作品既保留了传统器皿的庄重典雅,又兼具现代审美所需的精巧灵动,因而获得“器皿小全才”的美誉。其作品在“子冈杯”、“天工奖”等专业赛事中屡获殊荣,受到越来越多玉友的喜爱与认可。

器皿新语:在传统与把玩之间寻找平衡

钱永荣的作品,初看是器,细品是魂。他的创作始终坚持"观赏性、实用性、可玩性"的三重标准,在传统器皿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大胆创新,让玉器真正融入生活。

获得天工奖的文房器玉琮以青玉为材,突破传统形制,首创圆形玉琮设计,融合良渚纹饰的现代表达,简化为印章、笔筒三件套,既可独立使用,又能嵌套组合,在保留古韵的同时实现刻章与把玩的双重功能。

融合花觚与四羊方尊的青铜器皿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的创新理解。作品既保留四羊方尊的硬朗脊线,又融入花觚的圆润轮廓,加宽的脊部与均匀镂空设计增强了稳重感,也提升了工艺难度。在材料选择上,他特别选用青玉这类质感沉稳的玉料,以实现视觉表现与文化气质的完美统一。

《添灵瓶》汲取青铜器的稳重气质,通过水球与火球的意象表达天地呼应的灵气。龙体扭曲的形态展现发力动态,体现了他对力学与美学的精准把控。作品既可作为陈设观赏,又适合上手把玩,在掌心之间感受玉质的温润与造型的精妙。

钱永荣常说:“艺术创作具有不可复制性。”这句话恰恰道出了他作品的灵魂所在。他不做批量生产,而是根据每块玉料的特质构思独特器型,在传统与当代、实用与审美之间找到完美平衡。在他的手中,古老的器皿形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精髓,又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使用习惯。

10月20日,独立玉雕师钱永荣将携其天工奖之作,做客藏玉直播间,带来一场玉器盛宴。下午15:00,他将与玉友们线上对话,共同探讨传统器皿之上的创新思路与心路历程。晚上20:00,将进行钱永荣作品专场直播拍卖,届时他的天工奖作品也将亮相直播间,为玉友们提供一个难得的收藏良机。

如果您也想近距离感受钱永荣的玉雕世界,了解他如何将一块朴素的玉石,升华为一件既可观、可玩又可用的有灵魂的器皿,那么这场直播不容错过。他的刀下有古韵,也有今声;他的作品有传承,更有突破。10月20日,我们在藏玉直播间,期待与您相遇!

对话独立玉雕师钱永荣

传统器皿之上创新

10月20日15:00开播

独立玉雕师钱永荣做客藏玉

携天工奖之作

10月20日20:00开播

来源:藏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