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广东巡展)将在广东画院举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10:01 1

摘要:作为对五年以来工笔画领域内创作成果和创作队伍的整体检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广东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承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东省工笔画学会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广东巡展),以“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的学术主题,及其风格多

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广东巡展)

开幕时间

2025年10月14日(周二) 15:00

学术研讨会

粤港澳大湾区工笔画生态

——地域特色与融合发展创新性思考

研讨会时间

2025年10月14日(周二) 15:30

研讨会地点

广东画院展厅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14日-11月9日

展览地点

广东画院展厅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工笔画学会

承办单位

广东画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广东省工笔画学会

前言

作为对五年以来工笔画领域内创作成果和创作队伍的整体检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广东画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承办,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东省工笔画学会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广东巡展),以“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的学术主题,及其风格多样、个性鲜明的艺术探索,传递出响应时代、守正创新的创作导向,同时也构建呈现了一个传统与时代深度对话的宏阔视觉空间。

本次展览自征稿以来得到全国画家的积极响应,经过严格的初评和复评,最终从近5000件投稿中评选出2021年以来创作完成的工笔画作品381件。同时,组委会特别邀请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近90件,组织平行展作品近百件,整体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继6月8日至7月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和金陵美术馆首展之后,7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开幕式暨巡展启动仪式,由此开启13地巡展。此次在广东画院举行的广东巡展是从首展作品中再次精选出200余件作品进行展出。此次展览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回望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的现代化演进历程,东西之争和古今之辩,构成了中国画革新拓进最为主要的坐标和参照,而工笔画的复兴和发展,正是其中的先锋和显流。在传统绘画文脉之中,工笔画以其“三矾九染”“工而入逸”的创作特点和美学理念,不仅能在尺素之间完成对物象形神的精微表现,于方寸之内尽显天地大美,更包含着画家对于“道”与“技”的辩证认识和深度实践,承载着中华民族之于自然和自我的独特感悟,成为东方哲学中“格物致知”“尽精微而致广大”的生动体现。正是因为这种观照现实的视野,和严谨、精微而深刻的创作范式,使得工笔画在近现代以来的文化转型潮流中,以汲古开新、融汇中西的姿态,构成了中国画之中最具有变革意味的版块之一。在当下文化交融、思潮碰撞的时代语境当中,更是被赋予了主题延展与形式媒介创新的无限可能。

本届工笔画作品展所呈现的,正是这种传统的工致之美和深度的时代思考相交织的斑斓视觉图景,其中不仅有对传统工笔绘画历史文脉的续接,更有对当下现实生活的关注。许多作品具有题材之新、语言之变、意蕴之深的品质,或在微观的细致刻画中提炼出宏观的时代之思,或于精妙的色彩晕染里寄托厚重的人文关怀,赋予这门古老的绘画艺术以崭新的叙事维度和饱满的情感深度。

而面对图像时代以来,工笔画创作中愈发凸显的过度制作性等问题,许多作品也有意从不同的视角提供视野和策略,而这种回应所呈现的,不仅是从技法层面对“工笔”和“写意”二元分科局限性的弥补,更包含着身为创作者面对图像时代乃至AI时代的文化思考与创作自觉。

与此同时,青年工笔画家锐意进取的创作面貌,也成为展览中值得注意的现象。他们的作品以敏锐的艺术感知、开放的创作视野和探索精神,为工笔画创作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不仅从青年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传统的艺术精神,更以新媒介重构视觉时空的实验性探索,彰显出工笔画与世界艺术接轨的新质潜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老、中、青三代画家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之下,展览所呈现的工致之美和时代之思,除了学术层面的总结,更包含着对工笔画艺术在未来发展前景的憧憬和展望。

2025年8月

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

“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以“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的时代命题和审美表达集中展现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语境下五年来的创作成果。展览通过特邀、推荐、社会征集和各展地平行展汇集作品总体规模逾500件,6月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和金陵美术馆举办了开幕展,7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巡展启动仪式,之后将构筑起一场跨越13省、市蔚为壮观的视觉盛景。

工笔画以“层染复罩”“尽精微”的描绘为形式方法,以“立象尽意”“意象性”的追求为美学内核,展览直面三重命题:精微刻画如何升华出文化意蕴和精神境界?固态的创作程式如何演绎出自性的思考和个性的语言样式?观念与技术的革新如何延续工笔画创作的优秀传统的底层逻辑?参展的老、中、青三代工笔画家以东方美学为根基,以师自然、师造化为引导,融汇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既有西方色彩科学与现代技法合理运用,又有对唐宋经典及民间艺术当代表述,更有新媒介重构视觉时空的实验性探索,这其中青年后学尤为瞩目,他们以开放视野突破固有范式,为工笔画注入生机。作品无论是现实观照还是情感讴歌,尽显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当代诠释,亦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深刻回应。

在全球艺术格局重构和AI、人工智能多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工笔画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与创新活力,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典范。此次展览不仅承接千年文脉,通过语言革新与观念突破,昭示其从民族艺术向世界艺术跨越的潜能,工笔画以新时代的“视觉新质”,为美术史发展提供启示,彰显工笔画在时代浪潮中的生命力和铸就艺术高峰的时代力量。

陈孟昕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

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2025年6月

部分特邀作品

陈孟昕 《带月荷锄归》

166cm×138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刘万鸣 《嘉兹灵蛇》

180cm×97cm 纸本设色 2024年

何家英 《冼夫人像》

64cm×47cm 绢本设色 2025年

林蓝《梦.澳门.1999》

211cm×171cm 纸本设色 2019年

方楚雄《雨林聚珍》

231cm×146cm 纸本设色 2013年

安佳 《致敬·航天之花》

190cm×220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徐累 《世界云》

48cm×150cm 绢本设色 2024年

陈湘波 《碧翎映梅》

147cm×61cm 绢本设色 2025年

夏荷生 《屹立千秋》

360cm×13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张见、刘瑶(刘志蕾、孟影、韩茂远合作)《丝路丹青,代代相传》

193cm×240cm 纸本重彩 2024年

王牧羽 《山水共生拟秋山问道》

230cm×195cm 纸本水墨 2022年

高云 《期望》

169cm×18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李乃蔚《屏》

206cm×121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李传真 《安塞腰鼓》

24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郑阿湃《望秋》

200cm×180cm 纸本设色 2025年

栾剑 《运河文化带 世遗展新篇》

230cm×223cm 纸本重彩 2024年

孙震生 《芳华初醒》

120cm×92cm 木板重彩 2025年

方政和 《昭陵六骏之安得九皋同》

178cm×90cm×3 纸本设色 2025年

林涛 《梦回雨林》

200cm×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部分征稿作品(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帆 《微入婉风》

 170cm×220cm 绢本设色 2025年

陈川 《三餐四季》

 230cm×19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方李 《我和我的祖国》

190cm×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刘吉 《时空旅者》

200cm×195cm 纸本重彩 2025年

刘志蕾 《山丘》

234cm×191cm 纸本重彩 2025年

罗玉鑫 《家园》

180cm×9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皮理文 《阅来悦好》

230cm×185cm 绢本设色 2024年

孙陶 《老城根》

170cm×170cm 纸本重彩 2024年

项兴明 《雨燕丝路情》

183cm×240cm 绢本设色 2023年

于理 《雪落在不经意的夜晚》

180cm×98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本次展览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至2025年11月9日,展览地点位于广东画院展厅,其中10月14日下午15:00举行展览开幕式,下午15:30举行学术研讨会,欢迎各位艺术爱好者前往参观交流。

广东画院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齐富路元邦苑A6东南方向140米

来源:易手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