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吴石是地下党还是地下工作者,区别都不大,他的牺牲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同时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当年我方在秘密战线布局的巧妙:两个参谋次长、一个“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都是地下工作者或地下党员,徐恩曾、胡宗南、白崇禧的身边,也都有我们的人,至于戴笠身边有没有,估计
《沉默的荣耀》播完了,几位在评论区争论“吴石是地下党还是地下工作者”的读者也用撤回评论的方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其实吴石是地下党还是地下工作者,区别都不大,他的牺牲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同时我们也不能不佩服当年我方在秘密战线布局的巧妙:两个参谋次长、一个“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都是地下工作者或地下党员,徐恩曾、胡宗南、白崇禧的身边,也都有我们的人,至于戴笠身边有没有,估计一时半会儿还不能解密。
成功潜伏从未暴露的地下工作者很多,被捕后坚强不屈从容就义的也不少,策反胡宗南而被出卖的二级上将陈仪、起义不成的三十军军长黄樵松算不算地下工作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但参谋次长吴石中将、“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则是毫无争议的地下工作者,他们身份暴露后同日就义,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吴石和陈宝仓暴露之前,还真没有受到蒋家父子和毛人凤等人的怀疑,他们都是在别人暴露或叛变后才被发现,老蒋当时的反应是又惊又怒。
电视剧为了情节好看,必然要增加一些地下党与特务斗智斗勇的情节,事实上真正的高级别潜伏者,一般的特务是不敢招惹他们的,比如举报调查和举报郭汝瑰的,也只能是蒋纬国和杜聿明而已,另一位“参谋次长”刘斐也曾跟郭汝瑰互指对方为潜伏者,老蒋一笑了之,根本不信。
要说被怀疑、调查、举报最多最后却能全身而退的地下工作者,当然非郭汝瑰莫属,老蒋不信刘斐的,但举报多了三人成虎,老蒋后来也对郭汝瑰起了疑心,党史出版社2009年5月1日出版的《郭汝瑰回忆录》有这样的描述:“蒋介石只与王叔铭研究空军如何帮助杜聿明突围,还不愿意让我听见他们商量的事情。我暗吃一惊,心想研究作战,为何竟不令参谋总长及主管作战的参谋次长、作战厅长知悉?想必有人从中破坏,今后务必更加小心,最好离开这个岗位。(本文黑体字均出自《郭汝瑰回忆录》)”
郭汝瑰掌管的第三厅也叫作战厅,侯腾为厅长的第二厅为情报厅,老蒋越级指挥作战,主要是采纳侯腾的情报并让郭汝瑰拿出方案,毛人凤的保密局根本就插不上手。
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保密局虽然隶属“国防部”,也算军队编制,但毛人凤和手下的特务们对军事几乎一窍不通,也不敢打听作战计划——不该听的不听,不该问的不问,作战计划恰恰就是他们不该听也不该问的,在这方面,毛人凤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毛人凤从来不曾调查过郭汝瑰,但杜聿明却一直对郭汝瑰很有成见,两人之间的“恩怨”大家几乎都知道,笔者也曾多次讲述,这里就不再啰嗦,咱们还是来看看高级潜伏人员被怀疑后应该做些什么自保,在这方面,郭汝瑰绝对算得上成功的典范。
发现被老蒋猜忌后,郭汝瑰当机立断,马上准备走路:“蒋介石已经开始对我不信任,我是深深了解特务手段的残酷的,一想到万一情况败露,被严刑拷打求死不得的情景,不如还是‘引咎辞职’,早日离开受怀疑的境地为好。因此于1948年12月24日何应钦辞职、徐永昌就任‘国防部长’的机会,递上报告请辞第三厅厅长。”
第三厅既归“国防部长”管,也归“参谋总长”管,当时的参谋总长顾祝同对郭汝瑰是完全信任,根本就舍不得他走:“你不过是承办业务的人,重大决策都是上级决定的,哪能由你负责呢?你不必引咎辞职!”
顾祝同说的“上级”,指的自然是老蒋,他能这样掏心窝子说话,那是真把郭汝瑰当心腹了。
顾祝同不知道郭汝瑰早就想离开这个众矢之的,早在两个月前,就通过任廉儒向组织表达了离开南京的愿望,任廉儒向上级(董老)请示后答复郭汝瑰:“汝瑰同志,你的愿望,党非常赞同,经过再三研究,认为你与其到解放,不如想法争取到大西南去。组织认为,解放军渡江及扫平江南不会遇到太强抵抗,但蒋介石最后必然妄图巩固西南。西南必有一场恶战,到那时,你想办法举行起义,瓦解敌军,影响作战进程,其作用不比到解放区去更大吗?”
郭汝瑰服从组织安排,去找顾祝同要求外放当一个军长,顾祝同再次掏心窝子说话:“这都啥时候了,军事上节节失利,别的军长师长早就想脱身溜走,你怎么还想当军长?这明明是自找苦吃嘛!”
顾祝同误解了郭汝瑰的意思,以为自己这个最信任的下属是想到军中镀金,一边日后去台更有“发展”,居然还许诺可以让郭汝瑰直在某个兵团或绥区挂个副司令虚名,既不用带兵冲在前线,而且级别也更高。
郭汝瑰“感谢”顾祝同的好意之后,说了一番诸如危急存亡之秋、时穷节乃现、临危受命、生死至于度外的慷慨之言,这会轮到顾祝同被感动了,他居然到老蒋那里替郭汝瑰争取了一个“十八军军长”的职位。
您没看错,笔者也没写错,胡琏从淮海战场逃脱后,又被老蒋任命为第十二兵团司令,并出人出装备,让他重建被歼灭的各军,杨伯涛曾任军长的第十八军,那是陈诚“土木系”的绝对主力,这次重建,自然要让“土木系十三太保”中的郭汝瑰当军长“更适宜”。
老蒋在1949年1月11日签发完委任状、胡琏找郭汝瑰谈话表示欢迎之后,又突然变卦,在1月21日下令“免去郭汝瑰十八军军长,改任七十二军军长”。
郭汝瑰这个十八军军长还没上任就被“免职”,要是换另外一个人,可能早就慌了,但郭汝瑰一点都不慌,因为他有很多“朋友”,“总统府第三局(军务局)”中将副局长(后任第二局局长)傅亚夫,曾任“国防部”第一次长、代参谋总长林蔚,总是能把老蒋任命第一时间通报给郭汝瑰。
郭汝瑰“人缘好”,胡琏给了他一大笔经费(原本是组建第十八军的,后来郭汝瑰没当成十八军军长,这笔钱胡琏也没好意思要回去,郭汝瑰笑称“我厚颜挪用”),“国防部第四厅”和“联勤总部”给了他一个甲种军的枪械弹药和车辆——当时只要有钱有装备,遍地溃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郭汝瑰迅速组建了有三个师九个团的满编军(其中一个师是罗广文第七编练处训练好的)。
郭汝瑰后来又将三师九团精编为两师六团,把危险分子和顽固分子或明升暗降调离,或直接哄走,同时坚决拒绝保密局特务进入七十二军:郭汝瑰通过罗广文和张群的支持,以七十二军军长身份兼任“叙泸警备司令”,按常规各军政工处和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都应该由特务(不仅限于保密局,党通局、新闻局也往里塞人)担任,但郭汝瑰抢先一步自己任命,“各地警备司令部都有稽查处,独我叙泸警备司令部无稽查处这一特务组织。”
郭汝瑰未雨绸缪,先设了一个七十二军“政治部”,黄荫渠为主任、任廉儒的哥哥任逖猷为副主任,又以“比较老实”的保安分区副司令刘忠敏出任“军警团联合办事处”处长,承担了原本应该由稽查处承担的工作。
郭汝瑰还采取了其他行动,接收更多地下党进入七十二军以保证起义成功,这些事迹我们换个时间再聊,咱们还是回过头来看同样是中将的地下工作者吴石——吴石虽然跟陈诚、周至柔是保定军官学校同学,但在吴石即将暴露和已经暴露之后,这两位“学弟(吴三期,陈、周八期)”并没有事前预警和事发掩护,周至柔甚至连吴石的电话都不接了。
吴石的暴露可以说是非常突然,但他与朱谌之见面过于频繁,肯定是要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于是我们最后的问题就出来了:吴石当时确实是无路可退,也不大可能去当军长或兵团司令,但如果吴石也想郭汝瑰那样被陈诚顾祝同完全信任,或者也像郭汝瑰那样“朋友众多”,能不能在暴露之前就消除一切痕迹,在“国防部参谋本部”安全潜伏下去?同为地下工作者,吴石和郭汝瑰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来源:半壶老酒半支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