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曾凡博站在三岔口:左边是NBA球队递来的10天短工合同,右边是北京首钢空出的核心席位,中间还躺着一条“CBA新规”——回国不占顶薪名额,等于白送一张顶薪通行证。
10月,曾凡博站在三岔口:左边是NBA球队递来的10天短工合同,右边是北京首钢空出的核心席位,中间还躺着一条“CBA新规”——回国不占顶薪名额,等于白送一张顶薪通行证。
腰伤报告像红绿灯,绿灯闪80%亮度,黄灯亮“完全康复倒计时”。
他得在灯变色前踩一脚油门,或干脆掉头回家。
把三条路摊开看,先算最薄的账。
NBA短合同:税前7.5万美元,扣完联邦税、州税、经纪人分成,到手约4万。
打得好,第二份10天合同翻倍;打不好,第11天直接清衣柜。
发展联盟年薪5.8万美元,只够付美国康复师三个月工资。
CBA顶薪:税前600万人民币,北京户口+代言优先谈,球队还承诺“以你为核心画战术”。
数字不会说谎,一条短合同抵不上CBA半年工资。
账算完,再看机会成本。
篮网裁他那天,总经理只说了一句:“We need guys who can play 48 minutes, not 48 games.” 翻译过来:我们要能立刻打满全场的即战力,不是潜力股。
步行者、国王的球探报告里写着同一行小字:3D锋线,健康存疑。
短合同的本质是“临时工”,球队战绩一旦不稳,第一个被裁的就是边缘人。
北京首钢的备忘录里却是另一行字:赵睿已经到位,再迎回曾凡博,等于把上赛季亚军的锋线直接升级成“国家队首发级别”。
教练组甚至提前拍了新赛季宣传片——主角留的空白剪影,身高2米08,左手投篮。
伤病是隐藏变量。
腰伤像老房子里的暗线,表面刷了新漆,一旦过载就跳闸。
美国康复师给的指标很直白:80%强度下,垂直起跳高度58厘米,比受伤前掉12厘米;横移速度4.8秒,比同位置NBA平均慢0.3秒。
0.3秒是什么概念?
对位勒布朗,他一个转身你就成背景板;对位CBA外援,你仍能先伸手破坏传球路线。
数字不会骗人,舞台不同,0.3秒可以是鸿沟,也可以是护城河。
CBA新规是突然冒出的“外挂”。
过去,海外回来的球员占顶薪名额,球队要牺牲一个老将位置;现在联盟直接送“免费名额”,等于把曾凡博标上“限时礼包”。
北控、上海已经私下问价,首钢直接甩出“亲情+冠军蓝图”双重绑定。
NBA球队再感兴趣,也只能给非保障合同;首钢能给的是多年保障+商业代言+北京市场。
一边是“可能留下”的硅谷实习,一边是“直接转正”的央企编制,选择困难症瞬间治好。
故事写到这儿,答案其实已经写在曾凡博的球鞋上。
他最近训练穿的是首钢配色,鞋跟绣着“Beijing”字样,直播里被镜头抓到三次。
NBA球探问他:“If you go back, will you regret?”
他回:“I’ve been chasing the dream, not the league.”
翻译过来:我追的是篮球梦,不是NBA这三个字母。
10月中旬,体检报告会盖最后一枚章。
章落下去,三条路合成一条:先拿健康当本金,再选能让自己打40分钟、而不是坐40场冷板凳的地方。
短合同再香,也填不满一个需要出场时间养球的22岁身体;顶薪再稳,也得自己把跳投命中率从30%拉回38%。
选哪边,其实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哪里能让我把剩下的20%跳投、10%横移、100%自信,全部兑现?
结尾不给标准答案,只给一句教练的老话:
“球馆天花板的高度一样,不同的是谁给你传球。
”
曾凡博只要记住,下一次起跳,头顶是NBA的聚光灯,还是CBA的总冠军旗帜,都得先让腰不疼,再让心踏实。
灯亮那一刻,别回头,带球冲就对了。
来源:木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