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一字之差,却是从技术到应用的拓展与跨越。近期,全市130个标杆示范AI场景应用项目“批量”呈现,让人看到“AI+”正加速照进常州产业领域。
拥抱人工智能
抢占全球科技竞争核心赛道
常州全速竞逐,持续加力
吹响了推进“人工智能+”的行动号角
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一字之差,却是从技术到应用的拓展与跨越。近期,全市130个标杆示范AI场景应用项目“批量”呈现,让人看到“AI+”正加速照进常州产业领域。
AGV小车来回作业
数字化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
AI智能成为生产管理的“智慧大脑”
指挥线上的机器人和工人协同作业
每个生产环节
料尽其用,干最快的活
一台台人形机器人接收着指令
成为生产线上最灵巧的“工匠”
……
在常州,AI技术正如魔法一般
革新着常州产业格局
人工智能“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抢抓AI机遇,常州具有怎样的空间?
事实上,从常州溧阳市、武进区率先跨入全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行列,到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常州正以“政策筑基、场景破局、生态裂变”的鲜明路径,将AI技术厚植产业脉络。
发展人工智能,算力是核心驱动力。在常州市出台的《推进算力建设及应用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2024—2027年)》中,明确夯实算力基础设施底座、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等六项任务。到2027年,初步形成常州市算网设施完善、算力供给充沛、算力中心绿色安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如果说链接算力,打通软硬件,是人工智能走向应用的关键一步,那么以场景破局,实现生态裂变则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常州市推动“人工智能+”百景应用行动计划》给出了清晰路径:以“产业赋能、民生服务、数字治理”为三大战略支点,统筹推进“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人工智能+民生服务”“人工智能+数字治理”三大领域,建设16个细分方向的人工智能+示范场景。
今年8月,一座支撑多元AI场景需求的载体——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国际社区正式落地中以园。在社区里,不仅有中以园与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团队共建的西太湖(常州)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西太湖创新基地,还有与国际知名人工智能学者汪军团队共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通用决策智能研究所,3大平台正在为常州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赋能。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应该怎样“+”
才能体现“+”的效应?
130个标杆示范场景
应用项目展示了答案
“AI+制造”,结合智改数转网联,从生产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质量检测到设备运维,AI技术让“常州制造”正从流程驱动向数据驱动、从自动化向智能化、从人控系统向人机协同演进,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征图新视公司通过高速高精密工业视觉检测系统,代替人工解决手机、电脑等3C产品的显示器件等缺陷检测问题,有效地提高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
中盐金坛公司特种盐的仓储自动化系统,能通过二维码系统自动识别盐产品的种类、规格、存储位置以及数量变化,实现仓储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可视化管理。
华大集团旗下常州新一产生命科技公司结合AI算法等优势,开发的极端蛋白“序列—结构—能量”预测模型,搭建平台推动其在合成生物制造中的工业应用,成为高性能蛋白质元件设计及构建领域的标杆技术。
“AI+智慧能源”,推动能源生产管理向智能市场交易发展。国网江苏综合能源公司的省综能源e+虚拟电厂平台,对资源实时采集、监测和柔性控制。预计到年底可聚合常州电力资源380兆瓦,聚合全省电力资源660兆瓦。
“AI+数字消费”,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江南环球港搭建全域智慧营销生态平台,AI数字人化身虚拟主播,智能解说商品亮点,在商场大屏及线上平台实时互动答疑,形成“科技温度+人文深度”的商业新范式。
“AI+智慧交通”,AI与交通的融合,正一点点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让出行变得更加智能、便捷,更能进行智能监控,让汽车自己跑起来。
市公交集团在全省率先整合公交出行数据、海量网络出行数据,打造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系统。经人工智能赋能,累计优化118条运力和运量不匹配的线路,车辆满载率从35.8%提升至41.3%,年节省运营成本2500万元。
“AI+政务服务”,精准识别需求、主动规划服务、全程智能办理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使政务服务范式升级。
市数据局搭建的“小畅”智能导办帮办助手,构建的“意图精准解析—服务场景预判—业务系统直连”一站式场景,为政务服务提供了智能导办解决方案。
发展人工智能
离不开绝佳的生态场景
创新场景,“+”出乘数效应
未来,常州对于
“人工智能+”的想象力在哪儿?
迭代更新“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案,降低技术应用门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常州要构建竞争新优势。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加快与中科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战略合作,推动武进区打造常州市机器人产业链枢纽平台,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科创中心,加速“从0到1”的科学突破。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消费短视频”,引导社会层面推动“人工智能+场景”有机结合,推出“萌宠嘉年华+宠物经济”“动漫展+谷子经济”“人工智能+苏超”等更多融合场景,定期举办“智联生活”等主题消费促进活动。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领域,探索和应用AI技术赋能教育、文娱、医疗、全民健身、养老、社会保障等惠民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优化生活质量、增强社会福祉。
来源:常州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