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车市热销榜:新能源稳占半壁江山,新势力格局生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2:30 2

摘要:当国庆黄金周叠加政策窗口期,2025年国内车市呈现“前低后高”的独特走势。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2日全国乘用车零售量达68.6万辆,虽同比下降8%,但新能源车型以53.5%的零售渗透率持续巩固主导地位,这一数据与浦银国际

当国庆黄金周叠加政策窗口期,2025年国内车市呈现“前低后高”的独特走势。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2日全国乘用车零售量达68.6万辆,虽同比下降8%,但新能源车型以53.5%的零售渗透率持续巩固主导地位,这一数据与浦银国际证券研报预测的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53.7%渗透率基本吻合,批发渗透率更升至60.2%。从车企订单与上险数据来看,头部阵营洗牌加剧,政策驱动下的消费结构变化成为贯穿假期市场的核心主线。

一、热销榜单:新势力重构秩序,品类竞争显分化

国庆车市的竞争格局在销量数据中清晰分化,传统头部与新锐力量此消彼长,单品竞争力与品类适配性共同决定市场地位,权威数据勾勒出完整竞争图景。

国庆核心车企及车型销量表现(数据来源:乘联会、终端渠道统计)

类别 品牌/车型 关键销量数据 市场定位与核心优势

新势力车企 特斯拉 10.6-10.12周销量11300辆 全球品牌溢价+超充网络覆盖,Model Y贡献60%销量

蔚来 10.6-10.12周销量7050辆 换电服务体系+高端用户生态,ES6车型占比超45%

小鹏 10.6-10.12周销量6900辆 智能驾驶技术+年轻群体定位,G6车型订单转化率38%

理想 10.6-10.12周销量5700辆 家庭场景适配+增程技术成熟,L7 Max版最受青睐

自主爆款SUV 问界M8 国庆期间销量21244辆 华为生态加持+中大型SUV市场卡位,搭载ADS 4.0系统

问界M9 国庆期间销量10503辆 高端技术集成+全场景用车解决方案,800V快充渗透率92%

自主爆款轿车 宏光MINIEV 10.1-7周销量1.01万辆 超低价格门槛+代步场景适配,三四线城市占比72%

星愿 10.1-7周销量0.99万辆 性价比配置+城市通勤需求,年轻用户占比68%

从车企维度看,特斯拉以周销11300辆的成绩领跑新势力,其核心优势不仅在于品牌积淀,更得益于覆盖全国的超充网络——截至10月,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数量突破2500座,补能便利性成为终端转化的关键推手。蔚来、小鹏紧随其后,分别以7050辆、6900辆跻身前三,“蔚小理”传统格局重新归位,但头部品牌内部差距已显著缩小,销量差值不足2000辆,竞争白热化程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品牌的销量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五大新势力车企假期销量占比超新能源市场的35%,市场马太效应持续加剧。

单品竞争呈现“SUV强势、轿车分化”的特征。问界品牌成为最大赢家:M8以21244辆的销量断层领先,其搭载的华为ADS 4.0系统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辅助驾驶,0.1秒内完成制动与避让决策的主动安全性能,精准切中中高端家庭用户对安全与智能的核心诉求;M9亦突破万辆大关,800V高压快充技术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有效化解长途出行的补能焦虑。轿车市场中,宏光MINIEV以1.01万辆重夺周销冠军,三四万元的价格门槛使其成为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而星愿凭借更优的空间配置紧随其后,两者共同占据小型车市场超50%份额。

传统燃油车市场虽有回暖迹象——速腾、朗逸重返轿车销量前十,帕萨特跻身第九位,但与新能源爆款仍有显著差距。以哈弗H5为例,其假期销量仅727辆,不足问界M8的4%,反映出燃油车在主流消费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弱化。值得关注的是,上汽集团凭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均衡布局,在“金九”销量中重回月销榜首,成为传统车企转型中的突出代表。

二、热销背后:政策窗口期与技术迭代的双重共振

国庆车市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政策预期、消费周期与技术突破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波动下暗藏长期增长逻辑,多维度因素形成合力推动市场演变。

政策驱动成为最关键变量。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从“全免”转向“减半”的消息,提前激活消费需求,尤其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加速入场。叠加2024年8月底启动并延续的以旧换新政策,消费者购车成本平均降低10%-15%,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以旧换新平台收到超127万份补贴申请,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60%。但政策效应也带来短期波动:9月厂家为冲刺季度目标集中放量,对10月初市场形成一定透支,导致国庆首周日均零售仅4.4万辆,同比下滑18%。

市场周期呈现典型“假期效应”。国庆假期延长与出游热度上升,使得首周提车节奏放缓;进入第二周,市场迅速回暖,日均零售攀升至8.5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增幅达38%,反映出节后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这种“前低后高”的走势,既体现了假期消费的特殊性,也印证了“金九银十”旺季需求的韧性。

技术突破成为核心竞争力分水岭。热销车型均搭载差异化核心技术:问界系列的华为ADS 4.0系统依托25亿公里真实驾驶数据持续训练,安全性能实证可避免百万次潜在碰撞;特斯拉通过三电技术迭代将Model Y续航提升至680公里,能耗降至12.8kWh/100km;宏光MINIEV则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在低价区间保持品质竞争力。同时,新能源补能网络持续完善,800V高压快充车型渗透率突破25%,进一步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成为销量增长的重要助推力。

三、市场展望:政策退坡后,行业进入价值竞争深水区

国庆车市的表现为四季度市场奠定基调,而随着政策窗口期临近关闭,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格局重塑,竞争逻辑从“政策依赖”转向“价值驱动”。

短期来看,“末班车效应”将持续释放增长动力。乘联会预测,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到期影响,10月下旬至12月将出现订单高峰,10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有望达140万辆,同比增长58%,四季度新能源零售量或将突破180万辆,同比增长12%。车企已开启冲刺模式,预计11月将有超20款新车密集上市,叠加金融贴息、置换补贴等促销政策,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

长期来看,市场竞争将聚焦三大核心维度。其一,技术壁垒构建,智能驾驶领域的城市NOA功能覆盖率、补能领域的快充功率与换电网络密度、电池领域的安全与续航平衡,将成为品牌差异化的关键;其二,供应链韧性比拼,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更能控制成本,在政策退坡后保持价格竞争力;其三,用户生态运营,蔚来的社区运营、理想的家庭场景服务等模式,将推动行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值得警惕的是,政策退坡将加速市场出清。对于缺乏核心技术、单纯依靠价格优势的二三线品牌,购车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订单量腰斩,而比亚迪、问界等具备技术积淀的品牌,以及特斯拉等拥有全球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乘联会数据显示,比亚迪10月销量已突破50万辆,头部效应愈发显著。

从2025国庆热销榜可见,中国车市的新能源转型已进入不可逆阶段。政策红利加速了行业洗牌,技术迭代重构了竞争规则,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则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在这场“存量博弈”中,只有精准把握政策节奏、持续打磨产品价值、构建完善服务生态的品牌,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

来源:夜空中的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