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老乡以为大蒜出苗后就万事大吉,只等着浇水施肥了。其实,在大蒜出苗后,有一个特别关键的小动作,很多种植户都忽略了。这个动作做得好,蒜苗长得壮、病害少,后期产量能提高两三成!
老乡们,你家的大蒜出苗了吗?但别高兴得太早,这个时候要是做错一件事,后期的蒜头产量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很多老乡以为大蒜出苗后就万事大吉,只等着浇水施肥了。其实,在大蒜出苗后,有一个特别关键的小动作,很多种植户都忽略了。这个动作做得好,蒜苗长得壮、病害少,后期产量能提高两三成!
今天这篇文章就把这个压箱底的小妙招分享给大家,不卖关子了,这个关键动作就是——及时“划锄”!
划锄,有的地方叫中耕、松土,就是用小锄头或者二齿钩,在蒜苗的行间和株间浅浅地锄一遍土。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它至少有四大好处:
第一、破除板结,让根系“喘口气”。播种后经过浇水和雨水拍打,土壤表面很容易形成一层硬壳。这层硬壳就像个锅盖,把土壤闷得严严实实,根系缺氧长不好。划锄就是给土壤“开窗通风”,让蒜苗的根能顺畅呼吸,白根、旺根自然就长出来了!
第二、提温。春季冬季地温低,划松的表土层相当于一个保温层,能有效提高地温1-2度。别小看这一两度,它能大大促进大蒜前期的生长。同时,松土破坏了土壤毛细管,能减少下层水分的蒸发,起到抗旱的作用。
第三、清除杂草。杂草容易跟着蒜苗一起冒头,它们可是跟蒜苗抢营养、趁杂草刚出土,根系还浅的时候划锄,能轻松连根除掉,比后期打药省事多了,还更彻底。
第四、防病防虫。地表疏松干燥后,破坏了病菌和地下害虫喜欢的潮湿环境,能有效预防蒜蛆、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划锄不是想什么时候锄就什么时候锄,一定要抓住这两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划锄:在蒜苗大部分出齐,大约有80%-90%的苗子都长出来之后,也就是在播种后20-25天左右。这个时候土壤最容易板结,杂草也刚露头,是划锄的最佳时机。
第二次及以后:之后每次浇水后或者下过雨,等地表稍微发白,人能下地的时候,就要及时浅锄一次,打破板结。一直到蒜苗封垄(叶子把地面完全盖住)为止。
划锄也是个技术活,可不是胡乱锄一遍就完事了。记住下面这几个要点:
1. 深度要“浅”。第一次划锄可以稍微深一点,2-3厘米左右。以后的划锄一定要浅,1-2厘米就够了,主要目的是打破地表板结,千万不能伤到蒜苗的根系!
2. 距离要“近”。要贴着蒜苗的根部周围锄,把苗子附近的硬土壳都锄松,但动作要轻,避免碰伤苗子。
3. 方向要“对”。最好是横着锄,或者斜着锄,这样松土面积大,效果更好。
4. 土壤湿度要“合适”。一定要等地表不粘脚、不沾锄头的时候再下地。地太湿的时候锄地,会锄成一个个大泥块,反而加重板结。
在第一次划锄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再多做一个小动作——顺带撒施一点草木灰。
划锄后,在蒜苗的根部周围,每亩地撒上30-50公斤的干草木灰,然后再轻轻耧一下,让灰和土混合。
这草木灰它是天然的高钾肥,能让蒜苗茎秆粗壮,后期蒜头膨大更有劲。它是天然的杀菌剂、杀虫剂,能有效预防蒜蛆和早期叶斑病。
如果你家的大蒜已经出苗了,就赶紧扛起小锄头,到地里去给它舒活舒活筋骨吧!做好这个简单的小动作,你家的蒜苗肯定长得比别人家的旺。
来源:全球家居设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