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18时30分,淄博科技学校校园内突然响起急促的防震警报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教学楼与综合楼内正在进行晚自习的学生,在班主任的迅速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避险程序,一场贴近实战的夜间防震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10月14日18时30分,淄博科技学校校园内突然响起急促的防震警报声,打破了傍晚的宁静。教学楼与综合楼内正在进行晚自习的学生,在班主任的迅速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避险程序,一场贴近实战的夜间防震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一、前期筹备:精准部署织密安全网
为确保夜间演练的安全性与实效性,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联合政教处于演练前一周完成全流程筹备工作。针对傍晚时段光线渐暗、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等特点,特别优化疏散路线,在楼梯转角、走廊岔路等设置应急负责人,以确保演练安全进行。
各班级班主任提前开展“防震避险专题班会”,成为知识传递与技能培训的关键一环。班会课上,班主任们结合校园平面图,用彩色粉笔标注出教学楼东、西两侧楼梯及综合楼中厅楼梯的分流路线。通过播放防震科普动画,拆解“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险动作要领,还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演示,及时纠正“双手未完全护住头部”“身体未贴近承重墙”等不规范做法。此外,班主任还根据班级座位分布,提前划分出“前四排走左侧通道、后四排走右侧通道”的撤离小组,指定组长负责清点人数,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自身职责。
二、现场处置:分秒之间显应急素养
18时30分,第一声警报划破夜空,教室内瞬间进入“临震状态”。学生们迅速双手抱头,蜷缩身体躲至课桌下方或承重墙角落,用书本护住头部与颈部,整个过程安静有序,无一人慌乱走动——这正是班会课反复训练的成果。3分钟后,第二声警报响起,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按照班会课划分的小组,保持低姿弯腰姿势,以班级为单位按预定路线快速撤离:教学楼学生沿东西两侧楼梯分流下行,综合楼学生通过中厅楼梯有序疏散,各关键节点的疏导教师引导方向,不断提醒“注意脚下”“保持间距”。
傍晚的操场已提前划分好各班级集合区域,随着最后一名学生抵达指定位置,各班级组长立即协助班主任清点人数,由班主任向演练总指挥逐级上报,高效的配合源于班会课的提前演练。
三、总结提升:常态演练守护生命安全
演练总结会上,学校安全负责人对全体师生的快速响应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部分学生在走廊转角处出现短暂停留、个别班级集合整队速度偏慢等问题,要求班主任通过 “班会复盘”“小组强化训练” 等方式针对性改进。
此次夜间防震演练不仅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更让全体师生在实战场景中深化了安全意识。淄博科技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学校统筹+班主任落实+学生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用常态化实训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来源:高青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