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没烧故宫,这符合侵略者本性吗?”“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国战士抵抗太凶,才惹恼日军!” 当这些颠倒黑白的话从曾被捧为 “文化顶流” 的赵立新口中说出时,全网都炸了 —— 这个精通四国语言、拿过白玉兰奖、还在中戏当导师的实力派演员,怎么突然变成了替侵略者洗白
“日本人没烧故宫,这符合侵略者本性吗?”“南京大屠杀是因为中国战士抵抗太凶,才惹恼日军!” 当这些颠倒黑白的话从曾被捧为 “文化顶流” 的赵立新口中说出时,全网都炸了 —— 这个精通四国语言、拿过白玉兰奖、还在中戏当导师的实力派演员,怎么突然变成了替侵略者洗白的 “民族罪人”?更让人震惊的是,网友深扒后发现他早早就放弃了中国国籍,拿着中国观众的钱,却往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如今 5 年过去,这个口出狂言的赵立新,到底过得怎么样了?
要是时光倒回 2018 年,赵立新绝对是娱乐圈里 “实力派” 的代名词。那会儿的他,身上的标签多到数不清:中戏导演系硕士、瑞典国家剧院首位华人演员、白玉兰最佳男配、“声霸”……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让圈里人羡慕。他从小就是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到没话说,高中时就痴迷莎士比亚戏剧,在学校礼堂演哈姆雷特,那股子儒雅又清冷的气质,让老师都夸 “这孩子天生吃演员这碗饭”。
高考时,赵立新顺理成章考上中戏,在人才济济的中戏里,他依旧拔尖。别人还在琢磨台词怎么念,他已经能把角色的内心戏琢磨透,毕业时直接被保送到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拿下导演系硕士学位。之后他又去了瑞典,成了当地国家剧院的话剧演员 —— 要知道,话剧可是 “演员的试金石”,一镜到底不能 NG,对台词、肢体、情绪的把控要求到了极致,赵立新在那儿摸爬滚打几年,演技直接淬炼得炉火纯青。
2001 年赵立新回国,一回来就被中戏请去当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后来不少都成了圈内骨干。要是一直当老师,他可能就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了,可张黎导演的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他的轨迹。2003 年,张黎邀他演《走向共和》里的梁启超,赵立新把梁启超的儒雅、热血、忧国忧民演得活灵活现,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透着戏,观众看完直呼 “这就是梁启超本人吧!”
从那以后,赵立新就跟开了挂似的,好剧本接到手软。《大明王朝 1566》里的海瑞,刚正不阿又带着几分执拗;《芈月传》里的张仪,能言善辩却藏着大智慧;《辛亥革命》里的杨度,复杂又矛盾的人物形象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他还成了 “剧抛脸”,演一个角色像一个角色,观众根本记不住他本人,只记得他演的角色。2017 年他拿了白玉兰最佳男配角,2018 年又在《身临其境》里圈粉无数 —— 四国语言随意切换配音,《魂断蓝桥》的英文配音、《教父》的意大利语配音,听得观众起鸡皮疙瘩,“声霸” 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那时候的赵立新,简直是 “完美男神” 的化身,粉丝夸他 “有颜值有演技有文化”,业内人说他 “是演艺圈的清流”。可谁能想到,2019 年的一条微博,让他从云端直接摔进了泥里。
2019 年 4 月,赵立新突然在微博上发了句:“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刚开始网友还以为他是想讨论历史,有人留言 “因为他们想销毁掠夺的证据”“为了掩盖罪行”,结果赵立新紧接着回复:“那紫禁城呢?是忘记了还是没带打火石?” 这话里的戏谑和不屑,让网友瞬间觉得不对劲。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又抛出更离谱的言论:“大家都骂日本人是侵略者,可他们没抢故宫文物,也没烧故宫,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吗?”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你是不是忘了南京大屠杀?”“日本人在东北做的那些事你看不见?” 可赵立新不仅不认错,还跟网友硬刚,后来更是写了篇文章,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 “中国战士抵抗太凶,惹恼了日军才屠杀 30 万人”,把日军不烧故宫说成是 “攻占顺利,没恼”。
这哪是讨论历史?这分明是替侵略者洗白!网友气得不行,纷纷骂他 “忘了本”“没良心”,还有人深扒他的背景 —— 原来他早就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瑞典国籍!“拿着中国的钱,赚着中国观众的钱,却帮日本人说话,你配吗?”“在中国长大,吃中国的饭,现在反过来往中国人的伤口上撒盐,真恶心!”
更让人生气的是,官媒也下场了。《中国青年网》点名批评他 “歪曲历史,毫无底线”,《环球网》说他 “不是没文化,是没良知”,《上观新闻》直接指出 “他的言论是对历史的背叛,对先烈的亵渎”。面对全网的批评,赵立新一开始还嘴硬,后来见事情闹大了,才发了篇道歉声明,可里面全是套话,没有一点真心悔改的意思,网友根本不买账。
没过多久,他就悄悄注销了微博,可这根本没用。广电总局直接把他列入 “封杀名单”,所有他参演的影视剧都被下架 ——《南烟斋笔录》本来都快播出了,因为他直接停播;《风声》刚拍完,只能重新找人补拍他的戏份;还有好几部待播剧,直接胎死腹中。跟他合作的演员也倒了霉,辛苦拍的戏不能播,损失惨重。
从那以后,赵立新就彻底消失在了中国娱乐圈。有人说他回了瑞典,可瑞典那边根本没人认识他,话剧也演不了;有人说他想在国外拍戏,可国外导演知道他的言论后,也没人敢用他;还有人拍到他在国内某小城市逛街,穿着普通的衣服,头发花白,看起来憔悴了不少,再也没有以前的儒雅气质。
网友们说起他,也只剩嘲讽:“以前觉得他有文化,现在才知道是‘伪文化’”“自己放弃国籍,还帮外人说话,被封杀是活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就是自作自受”“他根本不是不懂历史,是没良心,这种人就该永远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其实仔细想想,赵立新的下场,完全是他自己找的。历史是底线,民族大义是红线,谁碰谁倒霉。他明明有那么好的天赋和资源,却偏偏要挑战底线,替侵略者洗白,这不是 “作死” 是什么?他忘了,他的名气、他的财富,都是中国观众给的,可他却反过来伤害中国观众的感情,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被封杀?
结语里想说,赵立新的故事,给所有公众人物提了个醒:不管你多有才华、多有名气,都不能忘了本,不能触碰历史和民族大义的底线。文化不是用来歪曲历史的工具,名气也不是用来胡作非为的资本。一旦忘了初心,丢了良知,再高的地位、再多的才华,也会瞬间化为乌有。如今的赵立新,成了全网的笑话,也成了演艺圈的反面教材,这个教训,值得所有人记住 —— 尊重历史,敬畏历史,才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