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A股市场陷入低迷时,"中国巴菲特"段永平的最新动作再次引发热议。这位曾精准抄底网易、拼多多的投资老将,近期通过场外交易持续加仓贵州茅台,累计持股比例已达1.2%。面对外界"抄底白酒"的猜测,段永平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发声:"这不是抄底,是在买黄金。"
当A股市场陷入低迷时,"中国巴菲特"段永平的最新动作再次引发热议。这位曾精准抄底网易、拼多多的投资老将,近期通过场外交易持续加仓贵州茅台,累计持股比例已达1.2%。面对外界"抄底白酒"的猜测,段永平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发声:"这不是抄底,是在买黄金。"
一、价值投资的新范式
在传统认知里,白酒股常被贴上"周期股"标签。但段永平的操作打破了这一思维定式。他在雪球上分享的投资笔记显示,其团队对茅台的估值模型已从PEG转向DCF(现金流折现法),这意味着更关注企业长期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这种估值逻辑的转变,反映出对茅台"印钞机"属性的高度认可。
二、消费升级的深层密码
不同于市场对白酒行业"年轻人不喝白酒"的焦虑,段永平团队的调研发现,茅台的核心消费群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新一代高净值人群将茅台酒视为社交货币和文化符号,这种精神消费属性让茅台具备了奢侈品的定价权。数据显示,2023年茅台非标产品占比已突破30%,印证了这一趋势。
三、全球化视野下的稀缺性
在美元加息周期中,段永平的投资组合正在进行"抗通胀资产配置"。他在内部会议中提到,茅台的稀缺性不仅体现在产能上,更在于其文化属性难以复制。当全球资本寻找"硬通货"时,兼具消费属性和金融属性的茅台,自然成为抵御货币贬值的优质标的。
【深度思考】
这种看似逆向的投资,实则是价值投资的进阶版。在AI概念爆炒的当下,段永平坚守传统赛道的做法,给投资者带来三点启示:
1. 反共识投资:当市场一致看空时,往往孕育着超额收益机会
2. 文化价值重估: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的企业,可能被低估
3. 长周期思维:真正的价值投资需要跨越经济周期的耐心
【话题探讨】
- 您认为白酒股的估值体系是否需要重构?
- 段永平的"黄金论"是否适用于其他传统消费股?
- 在科技股主导的市场中,价值投资是否还有春天?
- 茅台的奢侈品化转型能走多远?
- 普通投资者如何避免在价值投资中陷入价值陷阱?
这场投资博弈不仅关乎股价涨跌,更折射出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层变革。当"炒概念"的泡沫逐渐消散,那些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或许才是价值投资的终极答案。
来源:海无岸爱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