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咋赚钱?四中全会指3条路,普通人早看早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08:36 1

摘要:“十五五”刚提上日程,咱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俩事儿:未来五年好找活儿干不?钱包能不能鼓起来?四中全会早把答案说透了——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民生保障这三块儿,就是决定咱饭碗稳不稳、收入多不多的关键。别觉得这是啥大道理,现在已经落地127项政策了,每一条都跟咱的柴米

“十五五”刚提上日程,咱老百姓最关心的就俩事儿:未来五年好找活儿干不?钱包能不能鼓起来?四中全会早把答案说透了——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民生保障这三块儿,就是决定咱饭碗稳不稳、收入多不多的关键。别觉得这是啥大道理,现在已经落地127项政策了,每一条都跟咱的柴米油盐、孩子学费、老人看病挂钩,全是实打实的好处。

新质生产力:别再说高科技跟咱没关系,这些新活儿工资比传统岗高4成

一提“新质生产力”,有人就觉得是程序员、科学家的事儿,跟咱普通打工族不沾边——其实早不是这样了。从2019年到现在,国家已经推出110个新职业了,人社部刚出的报告里说,这些新活儿平均工资比老行当高42%,每年还能涨20%,比咱干工厂、跑销售那5%-8%的涨幅强多了。

深圳的杨杰以前是搞机械设计的,一个月挣1万2,现在转行当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操控上万架无人机搞灯光秀,一个月能拿3万5。他说:“别以为就是让无人机飞起来,得会编程、看天气,还得懂点审美,把图案设计得好看。”还有青海化隆的马学明,拉了20多年拉面,现在有了“牛肉拉面制作师”这个正经职业身份,不光手艺有了国家标准,整个青海拉面产业去年卖了200亿,带动46万人有活儿干,从业者一年能挣12万,比在家种地多3倍。

“十五五”期间,国家还会帮咱学新技能。去年人社部搞的“技能照亮前程”培训,光经费就投了58亿,教的都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这些热门领域的本事,210万人参加培训,83%的人半年内就找到工作了,工资比培训前高57%。广东有家叫树根互联的企业,跟23个省的学校合作教工业互联网,毕业的工程师刚出校门就被抢着要,一个月能开8200块,比学传统专业的毕业生多65%。

咱别老琢磨“机器会不会抢我饭碗”,看看数据就知道:去年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缺345万人,未来五年还要新增500万个岗位。国家搭好台子,市场又缺人,现在学门新技能转行,正是好时候。

扩大内需:工资涨多少、负担减多少,国家都给咱列好时间表了

咱老百姓常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十五五”的政策就是帮咱实现这个事儿,而且涨多少、减多少都有准数。去年中共中央发的文件里写得明明白白:到2025年底,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要比2023年涨30%,一个月能拿到180块;职工和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也得涨,分别涨到670块和610块一年,涨幅都超15%。

还有最低工资,以后两年就得调一次,保证工资增速不低于GDP增速。去年全国GDP涨了5.3%,31个省的最低工资平均涨了8.6%,已经超了。农民朋友的收入也有谱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块,比以前多了不少,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比如把老家房子租出去、土地入股,浙江德清县有人靠房子入股民宿,一年多赚1.2万。

城里上班的也有好处,去年社保基金投资赚了8.1%,比前年多1.3个百分点,咱交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后能拿更多。更实在的是“减负红包”:现在29个省都有育儿补贴,上海、北京生二孩一年能补1.2万-2万,养孩子的成本降了15%-20%;个人养老金参保的人已经超5000万了,每年交的钱能抵1.2万的税,按不同税率算,一年能多赚1200-3600块。

去年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让新车销量涨了23%,还多了120万个汽车检测、新能源维修的岗位;文旅行业也多了85万个活儿,广州一个大直播间就分选出选品、剪辑、运营等38个岗位,带动12家工厂扩大生产,2000多人有活儿干。说白了,消费市场活起来了,咱的就业机会和工资自然就多了。

民生保障: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自己养老的事儿,国家都在补短板

不少人不敢换工作,怕医保断了;不敢生二胎,怕养不起——这些顾虑“十五五”期间会慢慢消失。去年全国财政在教育、医疗、养老上花了不少钱:教育花了4.7万亿,医疗2.5万亿,社保就业1.8万亿,比前年分别涨了7%、8.2%、8.8%,比其他方面的支出增速都快。

孩子上学方面,现在免费学前教育覆盖率已经到91.2%了,公办幼儿园占比58%。在一线城市,公办园一年学费1.2万,民办园得3万,送孩子去公办园,一年能省1.8万。看病也方便多了,去年基层医院接诊量占了63%,以前感冒发烧都得往大医院跑,现在社区医院就能看,像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看病,比在大医院少花30%的钱,医保报销还多5%-10%,一年能省1500块。

养老方面,现在80%的社区都有养老服务设施,比2019年多35个百分点。北京、上海还推出“喘息服务”,家里有失能老人的,每个月能免费享受20小时照护,省下来的护理费就有4000-6000块。

更重要的是,这些民生项目还能创造不少岗位。去年教育领域多了42万个教师岗,医疗领域多了30万个基层医护岗,养老领域多了55万个护理岗。对困难群体,国家也想得周到:1.2亿低收入人口都在动态监测范围内,去年发了180亿临时救助金,帮了2300万人次;低保标准比2019年涨了40%,特困人员的生活费不低于低保的1.3倍。

只有孩子上学不操心、老人看病不费劲、自己养老有保障,咱才能放心换工作、大胆创业,日子才能过得有底气。

110个新职业、工资年均涨20%、养老金涨30%、91.2%的孩子能上免费幼儿园——这些不是空话,是“十五五”期间咱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的好处。政策已经指明方向,市场也有机会,就看咱能不能抓住。

你现在干的活儿,会不会被新职业影响?你有没有想过学个新技能,进那些缺人的领域?或者你符合育儿补贴、个人养老金的条件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说不定能找到一起琢磨怎么多赚钱、找好活儿的朋友!

来源:溪边漫赏锦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