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这辈子就做一片玻璃,从青丝做到白发。”这句写在福耀玻璃厂史馆的话,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新生。10月16日,福耀玻璃(600660.SH)一纸公告刷屏资本市场:79岁的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其子曹晖接棒新掌门,而这位“玻璃大王”被委任为终身荣誉董事长,继续
“我这辈子就做一片玻璃,从青丝做到白发。”这句写在福耀玻璃厂史馆的话,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新生。10月16日,福耀玻璃(600660.SH)一纸公告刷屏资本市场:79岁的曹德旺辞去董事长职务,其子曹晖接棒新掌门,而这位“玻璃大王”被委任为终身荣誉董事长,继续以董事身份守护他耕耘38年的商业帝国 。
从14岁辍学卖烟丝的穷小子,到掌控全球33%汽车玻璃市场的行业巨擘,曹德旺的卸任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制造业“传承与新生”的生动注脚。
38年创业史诗:从濒临破产到全球第一的玻璃传奇
曹德旺的创业史,是一部中国制造业的逆袭记,每一个节点都刻着“专注”与“坚韧”的烙印:
- 1976年启蒙:拯救乡镇小厂的“救火队长” :20岁的曹德旺进入福清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面对成品率低下的困局,他远赴上海请专家攻关,硬生生将濒临倒闭的小厂打造成“免检标杆”,这是他与玻璃的第一次深度绑定 。
- 1987年创立:改写进口依赖的“破局者” :曹德旺联合11位股东集资627万元创办福耀,彼时中国汽车玻璃100%依赖进口,一块玻璃售价超万元。他咬牙从芬兰引进设备,在实验室熬了无数通宵,终于造出成本200元、售价2000元的国产玻璃,直接拉低进口产品价格70% 。
福耀玻璃车间
- 1990年渡劫:扛过质量危机的“硬骨头” :因技术不成熟,大批玻璃被退货,资金链濒临断裂。曹德旺拒绝“以次充好”,砸掉不合格产品,带着团队驻厂整改,最终靠口碑稳住市场,3年后福耀成功登陆A股。
- 2009年亮剑:打赢反倾销官司的“民族脊梁” :美国发起对福耀的反倾销调查,曹德旺耗资千万组建国际律师团,耗时16个月胜诉,成为中国制造业对抗贸易保护的经典案例。如今福耀美国工厂年营收超50亿元,成为当地重要雇主 。
- 2023年登顶:全球市占率突破33% :福耀产品覆盖宾利、奔驰等全球顶级车企,在国内OEM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2024年营收达392.52亿元,净利润74.98亿元,较上年增长33.2% 。
帝国版图与价值底色:2.7万人的“幸福企业”样本
曹德旺留给福耀的不仅是市场地位,更是贯穿38年的“共赢哲学”,从全球布局到利益分配皆有印证:
全球11国的产业布局
福耀已在中国16个省市及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在中美德设立6个设计中心,形成“原材料-研发-生产-售后”全产业链。北美二期项目达产后,浮法玻璃自给率将从65%提升至85%,单位运输成本下降12%;匈牙利基地则成为应对欧盟碳关税的“桥头堡”,2025年全球总产能将突破5000万套 。
刻在财报里的“股东回报”作为A股“分红模范生”,福耀2024年拟派发股利46.98亿元(含税),占当年净利润的62.65%,相当于每股分红1.80元。若从1993年上市算起,累计分红已超300亿元,远超首发募资额,这样的分红力度在制造业中实属罕见 。作为公司主要管理者,曹德旺也领取薪酬,去年税前为751万元,在高层中排名第一,曹晖领取152万元薪酬,总经理叶舒薪酬大约342万元。
藏在细节里的“员工关怀”曹德旺始终坚持“员工是企业根基”,福耀全球2.7万雇员中,基层员工平均薪酬较行业水平高18%,并配套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2024年末,职工总数大约3.8万人,去年人均税前薪酬为20.3万元,比2023年增加3000元,比2020年增加5万元。
他早年从底层工人做起的经历,让企业形成“不唯学历重能力”的文化——新任董事长曹晖正是1989年从福耀车间工人起步,一路成长为北美公司总经理 。拒绝暴利的“专注基因”当房地产、金融等行业掀起投机热潮时,曹德旺始终坚守汽车玻璃主业,甚至在1996年拒绝法国圣戈班给出的200万年薪,果断回购外资股份,保住福耀的民族品牌独立性。这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定力,让福耀净利率达19.1%,远超旭硝子(6.1%)等海外巨头 。
二代传承:不是“世袭”,是“实干接力”
曹晖的接棒,打破了“富二代接班”的刻板印象,而是福耀“实干文化”的自然延续:
- 从车间走出的掌舵人 :1989年,29岁的曹晖进入福耀当底层技术工人,跟着老师傅学玻璃裁切、打磨,后历任车间主任、香港分公司总经理。2001年他临危受命执掌北美公司,在异国他乡打开市场,为福耀国际化奠定基础。
- “出走”与“回归”的历练 :2015年曹晖曾离职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段经历让他积累了多元化管理经验。2019年回归后,他推动福耀布局智能全景天幕、ADAS挡风玻璃等高端产品,2024年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已达59%,适配新能源汽车增量需求 。
- 传承中的创新接力 :曹晖接棒后,福耀正加速推进与宁德时代合作的车顶光伏玻璃项目,能量转换效率达22.5%;同时发力售后市场,计划2025年将ARG营收占比从8%提升至12%,平滑OEM业务波动。这与曹德旺的战略定力一脉相承,又注入了新能源时代的创新活力 。
结语:卸任的是职位,不变的是“中国制造”的初心
曹德旺的卸任,不是“功成身退”,而是“战略交接”——他仍担任公司董事及部分子公司职务,终身荣誉董事长的头衔背后,是对这份事业的终身守护。从捐出100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到坚持38年深耕实体经济,他用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真正含义:不是财富的积累者,而是价值的创造者。
福耀的传承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企业长青,靠的不是家族世袭,而是文化传承;真正的民族品牌,拼的不是短期暴利,而是长期主义。当79岁的曹德旺把接力棒交给实干多年的儿子,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企业的未来,更是中国制造业“专注做事、薪火相传”的希望。正如曹德旺所说:“玻璃是透明的,就像做生意要透明;玻璃是坚硬的,就像做人要有骨气。”这份透明与骨气,或许就是福耀最珍贵的“传家宝”。
来源:华金巡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