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18座唐代帝王陵墓之一:唐高祖献陵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7 06:47 1

摘要:唐代帝陵是唐代皇帝的陵墓群,共有20座,其中18座位于陕西省,1座在河南省,1座在山东省。这20座帝陵中,有14座依山为陵,6座堆土成陵,16座被盗,4座地宫未被盗掘(1座100%未被盗掘)。

唐代帝陵是唐代皇帝的陵墓群,共有20座,其中18座位于陕西省,1座在河南省,1座在山东省。这20座帝陵中,有14座依山为陵,6座堆土成陵,16座被盗,4座地宫未被盗掘(1座100%未被盗掘)。

地处陕西关中的帝陵是唐朝 19 位皇帝的 18 座帝王陵寝及陪葬墓室,因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19 位帝王只有 18 座陵墓。其中咸阳市9座(礼泉县2座、乾县2座、泾阳县2座、三原县3座),渭南市9座(富平县5座、蒲城县4座)。

唐高祖献陵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公元566—公元635)和太穆皇后窦氏(唐太宗李世民生母)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徐木乡永合村西。

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35年去世后,唐太宗李世民按照东汉光武帝原陵的规格修建献陵,是唐代第一座帝陵,封土呈复斗形,底边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宽10米,高21米,陵园为夯筑城垣,四面分别为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朱雀门外设神道,长575米。陵园周围有67座皇亲重臣的陪葬墓。南门外有一对8米高的华表和石犀,石刻风格粗犷,造型刚毅,具有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唐献陵现余八棱蹲兽顶华表1对、独角犀牛1对等大型石刻。唐献陵四门现存六件石虎,南门现存东侧石虎,西门两只石虎,置立于石座,腿均残,北门现存西侧石虎,腿已断,东门地面可见北侧石虎,仅露出背部,南侧石虎完全掩埋于地下,南神道地面现存石刻为东侧石柱和西侧石柱底座。1959年,碑林博物馆将神道东侧犀牛及南门西侧石虎移置馆中,其余皆在原址。陵墓如今只剩下了一个神龛,一个华表,一只石虎。

唐献陵坐北朝南,可分为三个功能区:陵园(或称“上宫”、“司马院”)以及神道为主体建制,其西南部塬下设置下宫区,陵园东北部为陪葬区。

在献陵玄武门的东北方向,有一尊精美的石佛龛,上留有贞观十三年为报太武皇帝与穆皇后之恩而造石佛殿并刻经等题记,承载着守陵官齐士员等人对这里所葬帝后的衷心,属于唐陵中少有的瑰宝,弥足珍贵。

献陵作为唐代开国皇帝的陵墓,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初期的政治、文化和艺术风貌,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献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7月成立献陵文管所。2001年6月25日,献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24日,包含献陵在内的唐代帝陵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史料记载,献陵曾遭温韬盗掘,但因没有正式考古发掘,无法得知地宫内的遗存情况。献陵是开放式的景点,不需要门票,可以近距离观赏现存的一些石刻。

《陇原天地》肖军编辑整理

来源:陇原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