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问答(26)老子为什么主张“行不言之教”?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7 18:41 2

摘要:董延喜:轻言重行,行胜于言是老子的一贯主张。在《道德经》中,老子直接说到“行”有二十余处。如“周行而不殆”、“勤而行之”、“行于大道”、“行不言之教”、“美行可以加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行,无辙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董延喜:轻言重行,行胜于言是老子的一贯主张。在《道德经》中,老子直接说到“行”有二十余处。如“周行而不殆”、“勤而行之”、“行于大道”、“行不言之教”、“美行可以加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行,无辙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老子认为道是自然的,而自然是无言的。所以老子强调“希言自然”、“美言不信”、“多言数穷”、“言者不知”、“不言而善应”、“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在如何施行教化方面,本土文化儒、道两家各有侧重,孔子侧重于用言语教化,老子侧重于用行为教化。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无声胜有声;身体力行,以行识道;施之于身,目击道存,身教重于言教。

在家庭教育中,行不言之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一大法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苦口婆心不如付诸行动;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做好话说三遍,鸡狗不耐烦。有人讲,孩子的模仿力要比奥斯卡影后影帝出色一千倍。所以我们要做好教育,首先要做好自己。父母的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都会让孩子心领神会,都会对孩子起好应有的教化作用。

【作者简介】董延喜,资深媒体人,道学传播者。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全国多所老子学院特聘教授。致力于老子文化的通俗化解读和接地气传播,三十多年累计撰写弘道网文过万篇。创办《中国道学论坛》,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创作《道德经传家版》,成为深受百姓欢迎的大众读本;研发“生活道学”系列讲座,被列为国家图书馆公开课;在全国各地讲授老子文化600余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来源:仙乡悟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