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2”这行比分蹦到屏幕里的时候,韩国队的教练正把毛巾拧成麻花,镜头切过去,他脸上写着一句话:这球没法打了。
“11-2”这行比分蹦到屏幕里的时候,韩国队的教练正把毛巾拧成麻花,镜头切过去,他脸上写着一句话:这球没法打了。
不到半小时,国乒女团把半决赛打成教学赛,孙颖莎、陈梦、王曼昱一人一局“速通”,对面连暂停都来不及用。
观众席有人调侃:韩国队今天不是来比赛,是来打卡的。
男团那边更带劲。
樊振东对上张本智和,俩人隔台相望,像提前写好的剧本——去年亚洲杯输的那口气,东哥今天一口一口嚼回去。
第四局最后一个反手大角,球砸在挡板上“啪”一声脆响,张本原地愣了两秒,估计在回忆自己到底哪儿没对上点。
紧接着王楚钦上场,干净利索3-0,第三局还顺手送了个11-3,把户上隼辅打成“背景板”。
解说郭焱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这状态,巴黎门票自己往兜里钻。
”
可同一天,热搜上挂的名字却是林诗栋。18岁的小孩哥,世界第二,居然被伊朗小哥法拉吉掀翻。
输球不稀奇,稀奇的是输法:对面那招“兜拉”反手,像半路杀出的街头魔术,旋转和落点全在林诗栋的预判之外。
慢放里能看到,球拐着弯往台下钻,林诗栋的拍子追到一半急刹车——人没失位,心失位了。
教练组没骂,直接甩出一张机票:月底WTT土耳其站,去打,去摔,去长记性。
马龙赛后拍拍他肩膀,一句“顶尖选手都得先学会输”给镜头留下无限回味。
输球当晚,林诗栋把微博头像换成黑白,没配文。
网友倒先替他总结:成长痛,得自己扛。
另一边,孙颖莎跟泰国队员互签球衣的视频在TikTok疯转,500万播放,评论区一水儿“可爱想rua”。
电商后台数据更离谱——她身上那件同款球衣,销量一夜翻三倍,客服忙到键盘冒烟。
国际乒联一看流量密码,内部文件流出:以后球员互动环节再拉长五分钟,让“莎式微笑”多飞一会儿。
决赛还没打,日本女团已经提前放话“要拼到最后一分”。
听起来像例行公事,可想想早田希娜最近练的“反手侧剌”也是新招,心里多少有点鼓。
男团大概率撞上韩国,那边张禹珍、林钟勋红着眼等翻盘。
国乒这边,樊振东的复仇剧本刚写完第一章,王楚钦的手感热得发烫,林诗栋能不能在土耳其把“兜拉”学明白,回来给队友当陪练,也是彩蛋。
竞技体育的残酷就在这儿:赢一场,观众给你写诗;输一场,自己把诗撕了重写作业。
球迷只管热血沸腾,队员得在掌声和冷汗之间来回切换。
巴黎倒计时300多天,平昌的球台只是中继站,谁也不敢松那口气。
今晚关掉直播,屏幕黑下去,耳边仿佛还有球撞拍子的脆响——一下一下,像在给心脏上发条。
明早太阳升起来,新的旋转、新的落点、新的心跳,又在球台两端等着。
来源:善良沙滩公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