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主席选举只剩下两天,台北街头已是灯火通明,党部门前聚集着挥旗呐喊的支持者。蒋介石曾孙、现任台北市长蒋万安罕见高调发声,公开力挺郝龙斌,这一幕让许多人都在问:郑丽文还有胜算吗?
国民党主席选举只剩下两天,台北街头已是灯火通明,党部门前聚集着挥旗呐喊的支持者。蒋介石曾孙、现任台北市长蒋万安罕见高调发声,公开力挺郝龙斌,这一幕让许多人都在问:郑丽文还有胜算吗?
蒋万安的站队不是小事。他不仅是蒋家血脉,更是深蓝选民心里的“精神旗帜”。蒋万安这一发声,等于把保守派的底牌摊在了台面上。
蒋家影响力在蓝营一直很深,不少基层党员习惯性地跟着蒋家表态走。这次蒋万安力挺郝龙斌,直接把“世代团结”这个话题推到风口浪尖。郝龙斌也借此巩固了老派势力的支持,地方首长们纷纷表态,“团结对抗改革”成了主旋律。
但这场选举的真实格局远不止蒋家站队那么简单。郑丽文以“改革派”姿态强势突围,主打打破酱缸文化、吸纳年轻人,短时间内吸粉无数。她走街串巷,直播、座谈不停歇,硬是把基层的“痛点”一条条捞出来。
黄复兴党部的全力动员让郑丽文的票仓变得扎实。这个组织纪律性强、投票率高,曾是国民党最难撼动的“铁板”。如今却被郑丽文撬开,党内改革派、基层党员跟着涌进来,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动员浪潮。
选战中,保守派并非一帆风顺。赵少康出手“帮忙”郝龙斌,结果一篇《我为什么挺郝龙斌》被讽为“备胎宣言”,让基层炸了锅。赵的辩论和记者会又多次“帮倒忙”,数据被当场打脸,反而让保守阵营的形象更脱离现实。
这波“神助攻”无形中让郑丽文的草根改革者形象更加突出,支持率短期内攀升,蓝营内部的不和也彻底暴露出来。
党内两派理念分歧,利益格局彻底撕裂。保守派想稳住现有结构,担心激烈改革会伤筋动骨,甚至影响与其他势力的合作。改革派则认为,不破不立,只有大刀阔斧才能救党于水火。
地方派系、传统党员死守保守阵营,基层党员、黄复兴系统、改革派死挺郑丽文。双方各有死忠,谁都不是纸老虎。
关键问题在于,仍有约20%党员没表态,他们是最后的“沉默票仓”。这些人往往不跟风、不表态,等到选前之夜看谁更有诚意,才决定投票。过去党内选举,选前之夜能影响最后5%至8%的流向,这次更是如此。
明天的造势演讲,郝龙斌和郑丽文都准备“终极承诺”,就看谁能抓住游离票。这一刻,谁能在台上讲到心坎里,谁就可能改写结果。
很多人说郑丽文已无胜算,尤其蒋万安一发声,风向仿佛要定。但事实没那么简单,基层“求变”的声音很强,年轻人支持率也高,改革派的票仓真实存在。最后胜负,谁都不敢拍胸脯。
两天后,国民党到底是继续走老路,还是顺应求变呼声?这不是个人胜负,而是整个蓝营的命运之争。
国民党已经走到十字路口,谁能带队,决定的不只是一个主席的位置,更是百年政党能不能翻身。蒋家旗帜下的团结与草根改革的碰撞,这一仗注定会影响很久。结果如何,只有等投票箱揭晓,但无论如何,蓝营已经不可能再回头了。
来源:多彩风声t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