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6日讯 AI技术正驱动文化产业发生深刻变革,为用户带来个性化、沉浸式的新体验。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现场,最吸睛与最忙碌的当属机器人,山东展区的机器人在展示书法艺术, 广东展区的机器人在弹奏古筝,安徽展区的机器人则激情四射地表演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6日讯 AI技术正驱动文化产业发生深刻变革,为用户带来个性化、沉浸式的新体验。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现场,最吸睛与最忙碌的当属机器人,山东展区的机器人在展示书法艺术, 广东展区的机器人在弹奏古筝,安徽展区的机器人则激情四射地表演起了架子鼓……这些由现代技术带来的中国式科技浪漫,为观众带来了崭新的体验。
近年来,歌尔创客(青岛)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虚拟现实产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数字与文化、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创新。他们在山东展区“解码”齐鲁文化基因,推出了VR动感观影巡展,不仅有虚拟的《香山汉墓》和《潍坊风筝纪》等数字内容,也有风筝主题和青州博物馆文物主题文创产品。他们在青岛展区借助前沿的XR数字技术,使梵高的经典画作《麦田印象》和《阿尔勒印象》“活态化”,让体验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梵高的生活与梵高眼中的世界,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梵高画作中19世纪的欧洲小镇。在本博会现场,这些一一呈现的科技感新场域令人称奇。
宁夏展区的十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丰富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观众既可在郝氏雕刻、巴鸟麻编等非遗技艺中感受传统风韵,又能通过国际传播感受宁夏文化一路向西的步伐,更有VR技术加持下“一眼千年”的数字奇旅;云南展区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版权花开彩云南”为主题,以“花”为主线,用“版权之花”的“萌芽—绽放—结果”,将云南版权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云南版权事业蓬勃景象;在“创意龙江”展区,黑龙江省版权保护协会与腾讯QQ、中国版权链联合策划的“PUPU企鹅+民间文艺”创新成果展,形成“授权合规—确权留痕—平台展出—价值转化”的版权新业态;陕西展区让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非遗剪纸,农民画创作者带观众勾勒乡土风情;让民间文艺的匠心表达在互动中鲜活绽放……。本届版博会上,参展的各省市展区犹如一个个迷你的“中国之窗”,尽显各地版权特色与文化风貌。
在山东展区,极具张力的数字大屏映入眼帘,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智能与版权工作融合发展的元素、产品、项目更是随处可见。数字版权与文旅融合的示范案例——数字超然楼借助高精度的航拍扫描技术和模型智能修复技术,通过对实体超然楼内部与外部空间的数字化再现,实现数字+文化的创新体验;点开“纹明——中国图案数字资源平台”,5万+高清素材、3万+矢量图案,覆盖从仰韶彩陶到明清织锦的8000年纹样脉络的多维数据库呈现眼前。该平台以整合中国传统图案资源,构建集“保护—研究—应用—传播”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据介绍,目前已与山东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及北京、香港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纹样在文旅、文创领域应用;山东博物馆“衣以载礼——明代服饰数字活化体验”互动项目,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项目以高精度3D建模1:1复原馆藏孔府旧藏明代服饰,通过“基因提取-解读标注-确权登记-转化应用”的全链条版权运作,将馆藏明代服饰的文化基因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传承的数字文化财富。
本届版博会山东展区突出数智赋能、创新引领,策划打造数智化的齐鲁版权、时尚化的齐鲁版权、产业化的齐鲁版权、国际化的齐鲁版权四大板块。通过产品展示、项目推介、数字互动、技艺展演、新品发布等多形式,全面展现齐鲁版权的向新面貌。
由中国国家版本馆与青岛出版集团联合参展,凭借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和新颖独特的展示形式,成为本届版博会的一大亮点。双方合作推出的“哪吒闹海——中国国家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是此次参展的重点项目。中国国家版本馆馆藏资源丰富,被誉为“文化种子基因库”。此次展览从海量藏品中精心挑选出300余册(件)不同年代的哪吒主题版本展品,涵盖古籍、连环画、宣传画、年画、音像出版物等多个品类。展览以全景视角呈现,清晰勾勒出哪吒这一经典神话形象跨越千年的历史脉络,让观众直观感受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本届版博会的东道主,第四届青岛手造节、机器人展、漫画书展、数智竞技机器人表演赛、漫画作品分享会等多项展会活动以及“山东手造·青岛有礼”等融汇传统工艺、现代设计与数字科技的沉浸式文化盛宴,彰显青岛本土版权特色与文化含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文/图)
责任编辑:王逸群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