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怕是心脏出了大问题,可咱们这儿的条件......",老杨的焦虑不是个例。
去年冬天,云南怒江边的小山村。
58岁的娜娜阿妈半夜突然胸口剧痛,冷汗浸透了棉被。
村里医疗站的老杨,听着她断断续续的喘息,心里直打鼓。
"怕是心脏出了大问题,可咱们这儿的条件......",老杨的焦虑不是个例。
怒江这样的偏远地区,每10万人里不到2个能做心脏超声的专业医生。
在全球范围内,这个数字更残酷。
每年有近6亿人需要心脏超声检查,但专业超声医师还不到50万。
但现在,这一切正在改变。
村医秒变超声专家
法国一家叫DESKi的公司,他们的工程师们憋着一股劲儿。
他们要造一个"傻瓜式"心脏超声工具,而且普通医生甚至护士都能操作。
经过三年努力,终于捣鼓出叫HeartFocus的AI软件。
他们用了超过150万张心脏超声图像"投喂"AI。
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用?
老杨这样的村医,只要花两三个小时培训,就能用它给村民做心脏超声。
它像贴心小管家,实时提醒你,确保正确的位置。
"探头角度歪啦,往左调5度"。
还能自动识别图像里哪些是"废片",哪些是能诊断的"片子"。
和软件配套的是Butterfly Network的iQ3掌上超声仪。
这个巴掌大的小东西,长得像充电宝,却有照透心脏的"火眼金睛"。
它轻到单手就能握住,连上手机就能用,而且成像速度比上一代快了一倍。
老杨第一次用这个组合给村民做检查时,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她心脏瓣膜的反流情况。
"要搁以前,我得骑摩托颠两个小时送她去县医院。
现在,当场就能给县里的专家发视频会诊。"
老杨摸着设备,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
浙江的一个县城医院,退休教师王伯伯因为胸闷做了检查。
过去做心脏超声要提前一周预约,现在门诊大厅就能做。
医生用这个设备拍了10分钟,AI自动分析出他有心房扩大。
治疗医生及时调整了降压药方案。
"早发现早治疗,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带孙子十年。"王伯伯拍着胸脯说。
在临床试验中,用HeartFocus辅助的新手医生,操作心脏超声的平均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缩短到23.6分钟。
最重要的是四个关键心脏参数的判断准确率达到了100%,其他指标也超过95%。
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一例误操作或设备故障。
"等死"到"救命",被改变的人生
这对组合不仅在我国偏僻的农村就业,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的就医车也少不了它。
夏天,一位怀孕7个月的孕妇,被查出严重的心脏瓣膜狭窄。
要是以前的流程,她得辗转三天去城里的大医院,很可能在路上就出危险。
但有了这个掌上AI超声,医生当场确认了病情。
之后,送她去了最近的专科医院。
孩子平安出生,妈妈的心脏也及时做了手术。
为什么说,这是"心脏超声界的iPhone时刻"?
你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心脏超声有多麻烦。
专业医生要专门学好几年的技术。
设备贵得吓人,一台进口机器动辄上百万。
只能在医院固定的房间里做,患者经常排队等好几天。
现在,有了这个巴掌大的设备+AI的组合,心脏超声像量血压一样的方便。
未来,它还会直接装进手机APP,你在家里就能让医生远程看心脏。
自动生成的检查报告,直接同步到你的电子病历里。
或许,开发出儿童专用版,专门对付小朋友乱动的问题。
行业里的老专家都说:"现在心脏超声也要从专科神器,变成全民工具了。"
谁在抢夺"心"的未来?
在心脏检查市场,自然不会是一家独大。
我国医疗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
迈瑞医疗去年推出了一款叫TE Air的无线掌上超声。
轻到能装进口袋,还能连医院的系统,特别适合急救车和ICU。
美国的GE医疗,他们家的Vscan Air SL掌超用上了"单晶传感器技术"。
成像像高清相机一样清楚。
去年还花了大价钱收购了一家AI超声公司,专门教机器怎么拍心脏。
法国的Butterfly Network,他们的iQ+掌超已经是全球爆款。
今年还要推出升级版iQ3,处理速度快一倍,电池更耐用。
有了这些公司的加入,心脏超声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科检查。
而是能走进社区、学校、甚至家里的健康卫士。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说心要放宽。
可有些时候,我们的心真的需要被仔细看看。
偏远山村的老人、忙碌的打工妈妈、先天心脏不好的孩子,以前因为"查不了心"而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
现在,有了装在口袋里的"AI心脏超声师",这一切正在被改变。
它让更多的医生,有能力守护每一颗心。
在科技时代,人类用最温柔的方式,守护着最珍贵的生命。#头条深一度#
素材来源
1.《颐通社》:AI心脏掌上超声来了!新手医生数小时掌握诊断级检查
2.《澎湃新闻》:【科普】 心脏超声检查知多少?
3.《健康界》:巨头们的掌上超声成像之争
来源:步凡寻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