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曾在这片赛场深耕过的外援与教练们,也陆续道出了他们眼中中国足球的真实模样。从薪资待遇到球员态度,从留洋选择到赛场表现,这些来自 “局内人” 的声音,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国足球的真实面目。
近期,曾在这片赛场深耕过的外援与教练们,也陆续道出了他们眼中中国足球的真实模样。从薪资待遇到球员态度,从留洋选择到赛场表现,这些来自 “局内人” 的声音,或许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中国足球的真实面目。
埃尔纳内斯的困惑:想教的人,不屑于学
“这里的球员拿着明星待遇,却连战术变通都做不到。” 曾效力河北华夏幸福的巴西中场埃尔纳内斯在播客中直言。他提到自己初到中超时,本想传授赛场经验,却发现队友早已沉浸在高薪带来的优越感中。
更让他意外的是奥古斯托的提醒:“在这里踢的不是足球,是另一种相似的运动。” 埃尔纳内斯举例,只要传球偏离赛前战术,中国球员就会陷入慌乱,这与他熟悉的职业足球逻辑截然不同。值得玩味的是,这位曾渴望 “正向刺激” 队友的外援,最终在中超仅效力半年便租借离队。
塔尔德利的幸运:4 年合同养 40 年人生
与埃尔纳内斯的挫败形成对照,山东泰山前外援塔尔德利的回忆充满 “感恩”。“那份报价让我无法拒绝,4 年合同够我安稳 40 年。” 这位出场 98 次打进 51 球的巴西前锋,直言自己赶上了中国足球的 “金元浪潮”。
但这份幸运的背后,是中超曾经的薪酬泡沫。数据显示,限薪前中超主力年薪达 750 万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 100 倍以上,而同期留洋的武磊,在西班牙人的年薪仅为国内的三分之一。
卡纳瓦罗的惋惜:好吃的菜,困住了野心
“中国有优秀的年轻球员,但他们太爱国内的舒适区。” 卡纳瓦罗在采访中点出留洋困境。当被问及为何球员不愿去欧洲,这位前国足主帅坦言:“收入不错,食物好吃,何必奔波?”
他以日韩球员为参照,强调 “想去欧洲打拼” 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现实是,前国脚李玮峰揭露的薪资差距摆在眼前:年轻球员在国内能拿 200 万顶薪,去欧洲可能连 6000 欧元月薪都赚不到。
伊万的焦虑:跑不够的公里数,差一截的水平
“张琳芃跑了不到 10 公里,已是全队最多。” 前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直指核心问题。他给出的现代足球标准是每场 11-14 公里,这样的跑动差距直接拉低了比赛质量。
尽管认可球员的潜力,伊万仍遗憾表示:“他们能执行战术,却不会团队协作创造机会。” 这与埃尔纳内斯提到的 “战术僵化” 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泡沫破后,路在何方?
如今的中超已告别金元时代,主力年薪从 500 万降至 60 万,转会市场也归于冷静。但埃尔纳内斯的 “不愿学”、卡纳瓦罗的 “不想走”、伊万的 “跑不够”,这些问题并未随薪资缩水消失。
日韩球员靠留洋站稳脚跟,我们的年轻一代该如何突破舒适区?是该用政策弥补留洋薪资差,还是从青训重塑职业态度?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