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不仅独占日本乒乓顶刊《卓球王国》封面,杂志还专门为她打造专题,连日本教练都把她的衔接速度当作年轻队员的学习范本,“技术偶像”的名号实至名归。
文| 拾言札记
编辑 | 拾言札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最近亚锦赛国乒女团的捷报还没退热,孙颖莎又凭一则消息刷爆乒乓圈。
她不仅独占日本乒乓顶刊《卓球王国》封面,杂志还专门为她打造专题,连日本教练都把她的衔接速度当作年轻队员的学习范本,“技术偶像”的名号实至名归。
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对手国家的专业顶刊,会越过本土选手,把如此高规格的版面留给中国运动员?
又是什么让她跳出“赢比赛”的单一标签,成为连对手都愿意拆解、学习的技术标杆?这背后藏着的,远不止赛场成绩那么简单。
关注乒乓赛事的人最近都在为亚锦赛国乒女团的表现喝彩,这支队伍一路过关斩将,好消息接连不断,整体状态堪称顶尖。
就在国乒女团刚赢下一场关键比赛后,队里的孙颖莎又传来一则特别的消息——这消息还来自乒乓球领域的对手国家日本。
日本有本叫《卓球王国》的杂志,在全球乒乓圈都算专业顶流,不少业内人士都把它当参考。
最近这本杂志推出新刊,封面人物赫然是孙颖莎。
要知道,此前中国乒乓球员单独登上这本杂志封面,还是两年前的事,间隔这么久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身就透着稀缺性。
孙颖莎上次上这本杂志封面是半年前,但那次是和其他队员一起集体出镜。
这次从集体到单独,变化背后藏着的是她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种规格的报道远超普通封面待遇,能让对手国家的专业顶刊如此投入,足见孙颖莎在国际乒乓界的分量已经不同以往。
能让《卓球王国》花这么大心思,核心还是孙颖莎的技术硬实力。
外界对她技术的认可,不只是口头称赞,还有专业层面的深度拆解。
这次杂志的12月刊,专门把孙颖莎的发球技术当成研究样本,从五个方面细细分析,就是想搞清楚她的发球到底强在哪里,专题内容还和封面的发球瞬间相呼应,可见研究的细致程度。
专题里还特别提到,孙颖莎的逆旋转发球被评为“难以预测的级别”。
在专业乒乓领域,能得到这样的评价,意味着她这手技术已经成了行业里的标杆。
更有说服力的是科技层面的验证,整个巴黎奥运周期的三大赛,鹰眼系统就没判过她发球违规。
了解鹰眼系统的人都知道,它的判罚标准有多严格,能全程零违规,都是孙颖莎平时训练把技术抠得够细、够扎实才做到的。
连对手阵营的人都认可她的技术,日本不少教练直接让年轻队员学孙颖莎的衔接速度,把她的技术体系当成训练参考模板。
这种让对手主动学习的情况,比拿多少奖杯都更能证明实力。
球迷们也看在眼里,有人说“连对手都承认的含金量才是真实力”,这话很实在——自己人夸再多,都不如对手的认可来得有分量。
孙颖莎的魅力不止停留在技术层面,她在赛场上的表现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同样圈粉无数。
关注她赛场动态的人会发现,这次亚锦赛她所在的团队因为实力太强,直接就晋级了决赛,总共就打了三场比赛,轻松拿下冠军,全程没给对手太多反击的机会,竞技状态稳定得让人放心。
但比赢球更圈粉的是她的赛场风度,她赢球时不骄纵,对待对手也始终保持尊重。
之前击败张本美和后,她还主动送上纪念pin,不是打完比赛就转身离开,而是想着给对手留个纪念,这份格局在年轻运动员里很少见。
她和伊藤美诚的相处也很得体,场上拼得你死我活,各不相让,场下却能正常交流,没有因为是对手就搞得剑拔弩张,这份大气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日本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夸她“绝对女王却毫无架子”。
这种评价从对手国家的媒体口中说出来,更能证明她的风度已经超出了赛场,成了个人魅力的一部分。
孙颖莎的粉丝范围也广,上到中老年人,下到十几岁的青少年,各个年龄段都有喜欢她的人。
还有日本粉丝说“她的眼睛像会发光”,这种带着个人感受的评价,比单纯说“粉丝多”更真实,也能看出她身上的活力和感染力有多强。
孙颖莎的影响力早已跳出乒乓赛场,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成为少见的跨圈运动员。
熟悉体育圈和时尚圈的人都清楚,这两个领域的门槛都不低,能同时在两者站稳脚跟的现役运动员,孙颖莎是头一个。
2025年到现在,她已经登上了8本国际刊物的封面,其中还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官方刊物《奥林匹克评论》——能上这本杂志,本身就是官方层面对她影响力的认可。
在时尚圈,她还打破了一个传统,之前时尚圈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这些重要月份的杂志封面,以前基本都是演员或者超模的地盘,运动员很难挤进去。
但孙颖莎一个现役乒乓运动员,却拿下了“金九”封面,而且那期杂志卖得特别好,单期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能有这样的成绩,说明她的影响力已经被时尚圈接受,不只是体育迷,连关注时尚的人也认可她。
更有意义的是,孙颖莎还成了中国乒乓球文化的“传声筒”。
专业媒体把她的技术拆成教学样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日本的粉丝还主动翻译这些技术内容,分享给更多人。
这种自发的传播,比官方宣传更有效果,也让中国乒乓的技术和理念被更多人看见。
现在的孙颖莎,早就不只是一个乒乓运动员了,她用球拍打出的不只是成绩,还有一张响亮的中国名片。
这种能带动文化输出的影响力,比拿多少冠军都有长远意义,也让她成了乒坛里少见的“技术偶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微博,新浪乒乓球
来源:言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