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简单的习惯,恰恰是最被低估的“健康防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23:35 3

摘要:阻断传播途径:我们的手每天要接触无数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钞票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病菌的“中转站”。正确洗手可以直接清除手上的病原体,有效切断“病从口入”和“接触传播”的链条。

一直以来

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观念

从小扎根在脑海中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家对于“洗手”这件小事越来越不重视

洗手只用清水冲

时间不超5秒钟

是成年人洗手最真实的现状

冬天洗手讲究点到为止!

2025年10月15日是

第18个“全球洗手日”

今年的主题是

——“做个洗手英雄”

为什么要勤洗手?

——“手”护健康的三大理由

一双干净的手,是我们抵御病菌的第一道防线。

阻断传播途径:我们的手每天要接触无数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钞票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病菌的“中转站”。正确洗手可以直接清除手上的病原体,有效切断“病从口入”和“接触传播”的链条。

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洗手不仅能预防自己生病,还能避免将细菌病毒带给家中的孩子、老人和体弱的亲友。尤其在学校、托幼机构、办公室等集体环境中,勤洗手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共同负责。

减少抗生素滥用:通过勤洗手预防感染,可以有效减少因感染而使用抗生素的机会,为遏制抗生素耐药性贡献力量。

一句话总结:洗手,是性价比最高的“疫苗”!

洗手的误区

盆装水洗手:看似在用水清洁,实际上盆中的水经过反复使用已受到污染。用这样的脏水洗手,很难达到真正的清洁效果。若多人共用一盆水,污染会更加严重,清洁效果更不理想。

不用肥皂洗手:仅用流动水冲洗,难以有效去除手上的致病菌和油脂,实际清洁作用有限,更多只是心理上的安慰。

搓洗时间过短:即使用了肥皂或洗手液,但如果刚搓出泡沫就立即冲洗,由于揉搓时间不足、冲洗不充分,除菌效果会大打折扣。

用湿纸巾代替洗手:湿纸巾通常含有化学成分,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清洁作用,但无法达到洗手的清洁效果,长期使用还可能刺激皮肤。

用毛巾擦干手:毛巾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多人共用时。如果大人与孩子共用一条毛巾,大人携带的细菌可能传给孩子,而孩子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因此生病,因此不建议使用毛巾干手。

正确的洗手方法

光“勤”还不够,关键要“对”!很多人只是随便冲冲,这远远达不到清洁效果。快来跟着我们的“六步洗手法”,一起把细菌病毒“一网打尽”!

记住口诀:“内外夹弓大立完”

内——洗手内侧:两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外——洗手外侧: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弓——洗指背:弯曲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大——洗拇指: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注意:洗手时间建议是15-20秒,差不多是唱两遍《祝你生日快乐》的时间。

洗手看似是件小事

但却是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大事

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习惯

最好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

当自己健康的“洗手英雄”!

通讯员:胡佳 林刘飞

来源:家庭医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