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那种摆拍的安慰,是那种手心出汗、指节发白、想抱又怕碰疼的紧握。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连直播都要看孕妇脸色了?
王逸宸在镜头前说流产的那天,她妈刘纯燕的手一直没松开过她的。
不是那种摆拍的安慰,是那种手心出汗、指节发白、想抱又怕碰疼的紧握。
没人知道她俩在后台沉默了多久,但弹幕突然安静得像断了电——不是因为同情,是因为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努力工作”四个字,对一个怀孕的女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场无声的搏斗。
你以为她只是累?
错。
她是在用身体赌一个未来。
首胎保胎的经历没让她停下,这次二胎刚怀上,直播连轴转,连午休都挤在化妆间沙发上。
协和的医生说得直白:两次怀孕间隔不到半年,流产风险直接翻倍。
这不是运气不好,是透支。
你见过哪个行业,把“能扛”当成美德?
主播不能停,流量不能断,观众要笑,品牌要推,可没人问过,她的子宫是不是还在喘气。
别再说什么“生完再休”了。
上海红房子的检查单还没出,她人已经在三亚的海边晒太阳。
丈夫发的那张照片里,她穿着宽松的棉麻裙,脚边放着保温杯,阳光照在她脸上,没有笑,但也没哭。
这才是最让人心疼的地方——她没在卖惨,她只是在活着。
平台说要推“孕妇友好模式”,自动美颜、疲劳提醒、一键暂停。
听着挺科技,可谁来教那些催你“再播五分钟”的运营?
谁来替你关掉那条“宝宝胎动视频点赞破十万”的消息?
你敢停吗?
停了,粉丝就走了,广告就撤了,房贷还得还。
中国妇幼协会那套指引,写得比论文还细:每20分钟休息,每日屏幕不超过四小时。
可现实是,有多少孕妈妈在凌晨三点对着镜头说“谢谢家人们送的火箭”?
她们不是不知道危险,是知道得太清楚了,才不敢停。
北京回龙观医院的数据更扎心:四成流产后的女人,夜里会突然惊醒,摸着肚子问“还在吗”。
这不是矫情,是身体在替你哭。
家人说“多陪陪她”,可陪什么?
陪她沉默?
陪她发呆?
陪她半夜偷偷擦眼泪?
我们总说“坚强”,可没人教你怎么接住一个破碎的母亲。
你见过孕妈妈戴防辐射围裙直播吗?
见过她腰后垫着腰枕、脚踩足托、手边放着甲状腺检查报告的吗?
那些“职场准妈妈关爱包”发得再漂亮,也抵不过一句:“你今天别播了,我来顶。
”
我们总以为,女性的韧性是天生的。
可韧性不是无限电量,是会耗尽的。
王逸宸没说她后悔,但她的沉默比任何哭诉都重。
她不是要掌声,她只是想被允许,喘一口气。
别再夸她“敬业”了。
真正的尊重,是让她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今天,不播了。
来源:自若枫叶一点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