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说正题之前,我得先坦白:饿着肚子的时候我实在没法好好演讲,都下午两点了,中餐也快凉了,真想尝尝热乎的。要是真有“埃利亚娜”风味的曼尼科巴炖菜,我一定要请传福兄弟尝尝。让咱们巴伊亚州的曼尼科巴和帕拉州的炖菜来个世纪对决!
时间:2025年10月9日
地点:比亚迪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工厂
背景: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宋Pro)下线,王传福向卢拉赠车
卢拉:
在说正题之前,我得先坦白:饿着肚子的时候我实在没法好好演讲,都下午两点了,中餐也快凉了,真想尝尝热乎的。要是真有“埃利亚娜”风味的曼尼科巴炖菜,我一定要请传福兄弟尝尝。让咱们巴伊亚州的曼尼科巴和帕拉州的炖菜来个世纪对决!
有件事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最早让我对这位先生肃然起敬的,是在网上读到他的故事。我始终相信——我们的人生有一个更高的存在,守护着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能走到今天,我敢说——没有人比我更有理由相信上帝!我出生在那片土地时,多少孩子因为饥荒活不过五岁。直到七岁来到圣保罗,我才尝到面包是什么滋味,别忘了我是伯南布哥人。全巴西只有我这个总统没有大学文凭,没受过高等教育,却第三次当选总统。毫无疑问,这是巴西人民的伟大选择!是巴伊亚州人民的智慧,是上帝赐予的指引,是上帝派来天使用爱与温柔守护我们。
我说到这些,是因为王传福的经历令人动容! 他十三岁那年失去了父亲,父亲走后两年母亲也离世了。刚成家的哥哥才18岁,就担负起抚养他的责任!那时哥哥连自己都过得拮据!但上帝从不缺席,上帝也眷顾中国人,是的!上帝在天上看着我们,比我们更伟大。这位先生最终成为了电动汽车领域的奇才,世界顶尖技术的开创者!他把这份信任交给了巴西!
我们原本素不相识,经过瓦尔迪尔·科斯塔、杰洛尼莫的牵线,他相信巴西是值得投资的。
就像老话说的“上帝总用曲折的笔写下坦途”,福特离开了,比亚迪来到了这里,所以我们要格外珍惜这份成果!这代表着当今全球汽车工业最前沿的技术,我要表达我的感谢,请允许我代表巴西人民、巴伊亚州人民,向你们的诚意与信任致以谢意!因为他们不只要在巴西卖车,要销往南美,遍布拉美。我还告诉他:我们还要卖到非洲大陆,那片与巴西只隔着一片大西洋的沃土。从南非开普敦到佛得角,几乎触及欧洲边缘。
让我们从巴西出发,凭借巴伊亚州人民的智慧、热情与匠心,把汽车卖向全世界!必须让全世界看到巴伊亚州人民的能量,让全球见识巴伊亚州的实力!
今天我们在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巴西的战略项目,我们没有特别偏好的国家,只想与各国建立文明共赢的关系。所以我们捍卫多边主义,所以我们反对美国用不实借口对巴西产品加税。因为我们既要保持大宗商品出口,更要输出智慧成果,传播知识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说我视中国为挚友,也确信他们把巴西当做朋友,我们作为全球南方两大重要国家平等相待,绝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手画脚!我们要的是尊重与真诚!
比亚迪的到来让我倍感骄傲,因为我尝试过失业的滋味,懂得工人的不易。我知道一个人,无论男女,清早醒来无所事事的空虚,出门求职屡屡碰壁的沮丧,傍晚归家时疲惫绝望的身影。我曾失业一年半,经历过连电费账单和牛奶钱都付不起的窘迫,所以我更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是那份安全感、自信与干劲,能传递给妻子儿女的力量。职业女性也能带给家人同样的希望。这一切就是工作的意义,这就是工作。是月底拿到应得薪水时的踏实,让你能在城市街头、州内各地、全国各地昂首挺胸!那份踏实是给孩子买食物的底气,是为儿女添新衣的能力,是给女儿买学习用品的从容,知道她不会低人一等,能偶尔带她去餐馆改善生活,生日时送份小礼物,给教女准备惊喜。靠双手生活的人是最幸福的!莫过于实现心中所愿。
这座工厂对我而言,是卡马萨里和巴伊亚州人民尊严的重生!是你们挺直腰杆的底气!是翻新房屋、添置家具、换新电视、新手机、新汽车的信心——到时候要买就买比亚迪。
对一家汽车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看到自家工人每天开来上班的,是他们亲手造出的车,一辆被使用、被珍视的车。这关乎主权,朋友们!我们必须拥有主权和尊严! 有件事我们要明白,尊严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主权也不是在商店里买来的,体面也不是!它要么与生俱来,要么靠奋斗去获得!
同志们!比亚迪工厂不只属于董事长或副总裁。从今往后,比亚迪也将属于你们!由你们塑造,你们将载入史册! 你们是地球上精密、迅捷、节能的汽车的制造者!这份荣耀不只属于中国,还属于中国与巴伊亚州,更属于中国与巴西!
我要感谢所有比亚迪同仁对这个项目的信任与支持!亲爱的比亚迪董事长、副总裁和各位董事同仁,我想告诉你们——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我想对离开的福特说:我们虽遗憾你们的离去,但正如老话所说“上帝总用曲折的笔写下坦途”,来到巴西的新篇章,必将超越逝去的过往!
谨以赤诚之心致敬巴伊亚州人民!
致敬巴伊亚州人民和比亚迪!
盼下次再会!
评论:当巴西总统卢拉牵起王传福的手
历史性的瞬间需要致敬,但也可以充满温情。
北京时间10月10日,比亚迪全球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州的比亚迪工厂正式下线。在这两天广为流传的视频里,巴西总统卢拉牵起王传福的手,在现场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他毫不吝啬地盛赞王传福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奇才”“世界顶尖技术的开创者”。
当卢拉从王传福手中接过比亚迪宋Pro的车钥匙,成为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的车主,这位近80岁的老人脸上写满自豪。他说:“今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这场跨越两个大洲的牵手与交付,不仅是外交礼仪,更是一个政治家与企业家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与战略选择。
情感的共鸣,在于两人都出身寒门、白手起家,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和传奇经历,像是“穷孩子”的惺惺相惜。
卢拉,出生于巴西东北部贫穷的农民家庭,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他“直到七岁才尝到面包是什么滋味”,小学没读完就不得不辍学打工,12岁开始在街头擦鞋、送信,18岁时做车床工失去了左手小指。这些经历让卢拉成为许多巴西人心中能与底层共情的总统。
王传福,中国安徽农村的孤儿,13岁时父亲病逝,15岁母亲又离他而去,靠哥哥嫂嫂拉扯大,煤油灯下啃书本,考入中南大学冶金系,靠奖学金完成学业。这段浸透苦难的成长经历,也塑造了王传福日后敢于“颠覆百年汽车工业”的奋斗人生和精神底色。
卢拉坦言,他在网上读了王传福的传记,这种“自我超越”的经历让他动容和敬佩。他们都深知贫穷的滋味,也深知技术、教育、产业对改变命运的重要,也自然更能理解彼此的价值追求。
这样的价值追求,在于技术信仰与产业理念。王传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更像是个“技术疯子”。从电池到汽车,从刀片电池到DM-i混动,他以一种“科研式创业”的方式,把比亚迪做成了一家“技术公司”。
所以,比亚迪的发展理念是“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可资为证的是,比亚迪在研发上的投入,常年高于净利润。2024年这个数据达到542亿元,同比增长36%,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幅达53%,累计研发支出已突破2100亿元。
在比亚迪,工程师被视为“最宝贵的资产”。王传福曾说:“只要工程师还在,哪怕厂房全没了,我们也能东山再起。”这种“工程师之魂”,正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在这个意义上,卢拉的盛赞,不只是对一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制造、中国技术、中国发展模式的肯定。
卢拉看重的,不只是比亚迪的车,而是这种“用技术改变国家命运”的理念。巴西长期受制于西方技术垄断,汽车产业被外资控制,本地工人只能做低端装配。而比亚迪带来的,不仅是整车制造,更是从电池、电机、电控到锂矿、充电桩的完整产业链。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正是卢拉梦寐以求的“工业主权”。
耐人寻味的是,在这次仪式上,在比亚迪巴西工厂门前,原名为“亨利·福特路”的街道,被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不是简单的改名,而是一场象征性的“产业权力交接”。福特曾经是代表西方工业文明的标杆,如今让位于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跃迁,也是巴西从“依附者”到“合作者”的转变。
卢拉在演讲中说:“福特走了,比亚迪来了,这是巴西更好的选择。”这句话,不只是欢迎词,更是一种战略宣言,即希望靠创新、合作、共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王传福也表示:“比亚迪在巴西,不仅是投资者,更是长期的伙伴。”比亚迪让巴西工人第一次参与到全球最前沿的绿色制造中。
“让我们从巴西出发,凭借巴伊亚州人的智慧、热情与匠心,把汽车卖向全世界!”这是卢拉的梦想和蓝图,何尝不是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梦想和蓝图,就像王传福的外号“船夫哥”,似乎寓意要漂洋过海,让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
作为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比亚迪巴西工厂无疑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总投资达55亿雷亚尔(约10亿欧元),预计年产15万辆电动汽车,将创造超过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比亚迪出海和全球化布局的新引擎。
如今,比亚迪在巴西已拥有超过17万名车主,连续两年位居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首位。2025年1—5月,比亚迪在巴西纯电市场份额达到惊人的92.16%,成为当地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汽车品牌。
比亚迪在巴西的成功,只是比亚迪出海和全球化布局的一个缩影,当然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车出海的一个缩影。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而比亚迪出口量超过6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7.5%。
毫无争议,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新能源车强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于是,当巴西总统卢拉牵起王传福的手,就不只是一个政治家与企业家的惺惺相惜。它象征全球产业格局的时代性变革,旧的工业秩序正在被新兴力量重构,也象征中国制造力量的崛起,经历从“世界工厂”到“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蜕变。它在讲述一个发展中国家追寻工业主权、实现自主发展的故事,也在讲述一家中国企业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全球化故事。
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在巴西工厂下线,巴西总统卢拉成为车主
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10月9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乘用车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迈入全新阶段。巴西总统卢拉、副总统杰拉尔多·阿尔克明、中国驻巴西大使祝青桥、巴伊亚州州长热罗尼莫·罗德里格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嘉宾,以及多位政府官员和比亚迪员工代表出席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巴西总统卢拉、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与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员工合影
至此,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1400万辆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车企。活动现场,王传福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宋Pro,交付给巴西总统卢拉先生。
王传福向卢拉交付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卢拉在致辞中表示,比亚迪的到来令他倍感自豪,这座工厂的意义就在于让卡马萨里和巴伊亚人民重拾尊严。“你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历史,制造出地球上最精密、最快速的汽车——这份荣光将属于巴伊亚,属于中国,也属于巴西。”他衷心感谢比亚迪对这一事业的信任与推动,并向巴伊亚人民和比亚迪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卢拉现场致辞
王传福在仪式上感谢中巴两国政府、合作伙伴及用户的长期支持。他说:“比亚迪进入巴西已逾11年,比亚迪电动大巴已行驶到了巴西的大街小巷。今天,比亚迪在巴西已拥有超 17 万名车主,并连续两年成为巴西新能源市场销冠。比亚迪在巴西,不仅是投资者,更是长期的伙伴。”
王传福现场致辞
活动现场,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将为今年在巴西帕拉州贝伦举办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提供30台定制新能源车,实现低碳接驳。大会结束后,这批车辆还将赠予当地学校和公共机构,继续服务巴西社会,助力绿色出行。
巴西巴伊亚州比亚迪路
仪式前夕,经过巴伊亚州议会表决,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道路已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海外第3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此前的2条分别位于美国兰卡斯特和泰国罗勇,均与比亚迪生产基地紧密相连。南美洲首条比亚迪路,进一步体现了比亚迪品牌全球化布局的深度与广度。
展望未来,比亚迪将继续坚持“国际化与本地化融合发展”的战略,深化在全球主要市场的产业布局,以创新科技和绿色理念为驱动,持续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军迷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