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25年难敌岁月残酷!74岁张艺谋干枯如柴,43岁陈婷仍娇美如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11:21 1

摘要:在华语电影圈,张艺谋的名字早已成为 “品质与影响力” 的代名词。从早年扛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到执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 “国师”,再到持续产出高口碑作品的导演,他的人生轨迹充满励志色彩。但这份光环之下,他的婚姻与情感生活却始终伴随着争议与唏嘘 —— 从与肖华 “

在华语电影圈,张艺谋的名字早已成为 “品质与影响力” 的代名词。从早年扛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到执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 “国师”,再到持续产出高口碑作品的导演,他的人生轨迹充满励志色彩。但这份光环之下,他的婚姻与情感生活却始终伴随着争议与唏嘘 —— 从与肖华 “共苦却未能同甘” 的第一段婚姻,到与巩俐 “因戏生情却无疾而终” 的八年相伴,再到与小 31 岁的陈婷维系 25 年的老夫少妻婚姻,每一段关系都折射出他在事业与家庭间的权衡,也藏着时光留下的深刻印记。

事业起步与早期婚姻:肖华的付出与遗憾​

1950 年 11 月 14 日,张艺谋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期的他并未展现出特殊的艺术天赋,上学时成绩平平,与同龄孩子相比,唯一的不同或许是对图像的敏感 —— 闲暇时总喜欢拿着旧相机琢磨,对着老西安的街巷拍个不停。这份爱好,成了他日后踏入影视圈的伏笔。​

初中时代,张艺谋认识了肖华。彼时的肖华家境优于张艺谋,父母是知识分子,对女儿的交往对象有着更高的期待。但肖华却被张艺谋身上的韧劲吸引,即便父母反对,两人依旧悄悄走到了一起。1978 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张艺谋如愿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这一年,他与肖华领取了结婚证,没有盛大的婚礼,只有两本红色证书和彼此的承诺。​

婚后的生活很快陷入 “异地与拮据” 的困境。肖华留在西安的一家工厂上班,每月工资微薄,却要独自拉扯 1979 年出生的女儿张末,还要挤出钱来寄给在北京上学的张艺谋。为了凑齐丈夫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在工厂里总是抢着加班,午饭只吃两个馒头配咸菜,衣服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换。有工友回忆,肖华的抽屉里总放着一本账本,每一笔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她常说,得让艺谋在学校安心读书,别为钱操心”。​

张艺谋没有辜负这份支持。1982 年从北电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师,凭借对光影的独特理解,很快在行业内崭露头角。1984 年,他担任摄影的《一个和八个》斩获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在致谢时特意提到 “感谢妻子肖华的付出”,彼时镜头扫到台下的肖华,眼里满是骄傲。​

可事业的起飞,也悄然拉开了两人的距离。张艺谋开始频繁出差、驻组拍摄,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肖华则在工厂与家庭间奔波,女儿张末的家长会、家里的水管维修,几乎都是她一个人扛。1987 年,张艺谋筹备自己的首部导演作品《红高粱》,在片场与女主角巩俐朝夕相处,两人因对艺术的共同追求渐生情愫。消息传到肖华耳中时,她正在为张艺谋准备过冬的棉衣,手里的针线突然掉在地上 —— 那个她省吃俭用支持起来的丈夫,终究还是偏离了最初的轨道。1988 年,两人平静地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张末判给肖华抚养,张艺谋只带走了一箱子摄影器材。​

与巩俐的合作与情感转折:艺术共鸣下的无疾而终​

《红高粱》的成功,彻底改写了张艺谋的导演生涯。这部电影不仅让他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导演,也让巩俐从一名中戏学生跃升为国际瞩目的女演员。在片场,张艺谋对巩俐的要求近乎严苛 —— 一场酿酒的戏,他让巩俐反复拍摄 17 遍,直到她的眼神里既有乡土女子的泼辣,又有对命运的不甘;而巩俐的敬业与灵气,也让张艺谋认定 “她是能读懂我镜头语言的演员”。​

此后的八年里,张艺谋与巩俐开启了 “黄金合作期”:《菊豆》探讨人性与礼教的冲突,《活着》展现时代洪流下的个体命运,《大红灯笼高高挂》用色彩构建压抑的深宅故事。每一部作品都斩获国际大奖,巩俐逐渐成为 “谋女郎” 的代名词,张艺谋也奠定了在华语影坛的地位。两人的情感,也从片场延伸到生活 —— 他们会一起在胡同里吃炸酱面,会在深夜的剪辑室里讨论镜头,巩俐甚至一度搬到张艺谋在北京的出租屋,像妻子一样为他打理生活。​

但这段被外界看好的关系,终究没能走到最后。最大的分歧来自 “婚姻与事业的平衡”:巩俐渴望一份稳定的婚姻,多次在采访中暗示 “希望有个家”;而张艺谋彼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加上女儿张末对巩俐的抵触(张末曾在日记里写 “那个女人抢走了爸爸”),他始终不愿谈及结婚。1995 年,在《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杀青宴上,两人全程无交流,随后传出分手消息。多年后,巩俐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是很好的艺术伙伴,但在生活里,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样。” 分手后的巩俐转向国际影坛,先后与法国导演、企业家结婚,而张艺谋则继续专注于电影,只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里再难见到如巩俐般 “与镜头共情” 的女演员。​

与陈婷的婚姻:隐忍与公开,一场跨越 31 年的时光约定​

1999 年,张艺谋筹备电影《幸福时光》,为寻找合适的女主角,他在全国范围内选角。彼时 18 岁的陈婷,还是无锡舞蹈团的一名普通演员,抱着 “试一试” 的心态报名参加。她身材纤细,眼神清澈,却因缺乏表演经验未能入选,但她离场时礼貌鞠躬的样子,给张艺谋留下了印象。后来,通过朋友的牵线,两人有了更多私下接触的机会 —— 陈婷知道张艺谋的身份,却从未表现出过度的崇拜,反而会和他聊舞蹈编排、聊无锡的家常菜,这份 “不卑不亢” 让张艺谋渐渐放下防备。​

陈婷出生于 1981 年 9 月 30 日,比张艺谋小 31 岁。当她告诉父母自己在和张艺谋交往时,遭到了强烈反对 —— 父母觉得 “他比你父亲还大,又是娱乐圈的人,靠不住”。但陈婷异常坚持,她放弃了舞蹈团的工作,搬到北京,成了张艺谋生活里 “隐形的伴侣”。2001 年,20 岁的陈婷生下大儿子张壹男,彼时 51 岁的张艺谋正在外地拍《英雄》,只匆匆回来探望一天就离开;2004 年二儿子张壹丁出生,2006 年女儿张壹娇降生,这期间,陈婷几乎完全退隐,每天的生活就是照顾孩子、打理家务,鲜少与外界接触。张艺谋对她唯一的要求是 “保持低调”,甚至连双方的亲友,都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那些年,张艺谋的事业达到新的高峰:《英雄》创下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十面埋伏》登陆国际院线,2008 年他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镜头前的他意气风发,镜头后的陈婷却过着近乎 “隐居” 的生活 —— 她不敢带孩子去游乐园,怕被认出来;逢年过节,也只能和孩子在家吃顿简单的年夜饭。直到 2011 年,为了给孩子办理户口,两人才在无锡民政局悄悄领取了结婚证,此时距离他们相识已经 12 年。​

2013 年,“张艺谋超生” 的消息被媒体曝光,舆论瞬间沸腾。经调查,他与陈婷的三个孩子均属非计划内生育,需缴纳 748 万元社会抚养费。面对争议,张艺谋公开发表道歉声明,陈婷也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头发扎成马尾,平静地回应:“作为母亲,我没考虑到政策问题,愿意和他一起承担责任。” 罚款缴纳后,这个隐藏了多年的家庭终于走到阳光下,陈婷开始偶尔陪同张艺谋参加活动,带孩子出席公益场合,从 “隐形伴侣” 变成了 “张太太”。​

老夫少妻的现实:时光下的差距与日常​

如今,张艺谋与陈婷的婚姻已走过 25 年。74 岁的张艺谋早已不复当年的硬朗 —— 头发大半花白,额头和眼角的皱纹深刻,出席活动时需要助理搀扶,走路步伐缓慢;43 岁的陈婷却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状态,皮肤紧致,身材匀称,穿起礼服时身姿挺拔,带孩子逛街时精力充沛。​

2024 年 11 月底,两人一同前往巴黎参加名媛舞会,18 岁的女儿张壹娇作为受邀嘉宾出席。舞会现场,张艺谋特意拿出手机给陈婷拍照,他戴着老花镜,反复调整角度,一会儿蹲下拍全身,一会儿站起拍特写,每拍一张都要递给陈婷看:“你看看这个角度行不行?” 陈婷则笑着转圈,酒红色的礼服裙摆扬起,她会耐心地等张艺谋调整好,再摆出自然的姿势。有现场嘉宾拍到,张艺谋蹲久了起身时,需要扶着旁边的栏杆缓一会儿,而陈婷则能轻松地穿梭在人群中,与熟人热情寒暄。​

私下里,两人的生活节奏也逐渐显现差距。张艺谋因为年龄原因,需要靠药物维持精力,每天早睡早起,饮食以清淡为主;陈婷则喜欢健身、瑜伽,周末会带孩子去爬山、露营。大儿子张壹男从美国南加州大学毕业后,开始尝试电影制作;二儿子张壹丁就读于耶鲁大学,主攻艺术专业;女儿张壹娇在母亲的陪伴下接触社交圈,逐渐展现出优雅的气质。陈婷把更多精力放在子女教育上,张艺谋则依旧坚守在电影一线 ——2025 年,他担任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总导演,同时监制悬疑剧《雪迷宫》,偶尔在片场累了,就坐在椅子上喝杯热茶,看着监视器里的画面,眼神里依旧有对电影的热爱。​

在娱乐圈,老夫少妻的组合并不少见,但能维系 25 年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说,陈婷是 “人生赢家”,从普通舞蹈演员变成 “国师夫人”,子女优秀,物质无忧;也有人觉得她付出了太多 —— 年轻时放弃事业,中年时要照顾衰老的丈夫。每次被问到婚姻秘诀,陈婷总是淡淡地说:“就是互相体谅吧,他忙事业,我多顾着家。” 而张艺谋在采访中提到陈婷时,会说:“她是个很踏实的人,把家里照顾得很好。”​

今年春天,有媒体拍到两人在无锡老家散步的画面:张艺谋穿着深色外套,手里拄着拐杖,陈婷走在他身边,手里提着刚买的蔬菜,两人偶尔低声交谈,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画面平静而温馨。或许,这段跨越 31 年年龄差的婚姻,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却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藏着最真实的烟火气 —— 有时光留下的差距,也有彼此包容的日常。​

来源:抚速闻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