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读大学的时候学习旧体诗,那个时候就知道有个学者叫徐晋如。他对诗词很有研究,学问很深,但有的观点确实过于保守,甚至反动。例如,他说不应该用普通话新韵写旧体诗,应该坚持平水韵,甚至要对平水韵中的字进行拟音,力求还原古音。很显然,这些主张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我读大学的时候学习旧体诗,那个时候就知道有个学者叫徐晋如。他对诗词很有研究,学问很深,但有的观点确实过于保守,甚至反动。例如,他说不应该用普通话新韵写旧体诗,应该坚持平水韵,甚至要对平水韵中的字进行拟音,力求还原古音。很显然,这些主张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今天,抖音等网络平台普及了,徐晋如更是不断地利用平台宣传他的理论。现在,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说普通话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破坏很大。他把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称之为“丧心病狂”,说推广普通话导致孩子们不会讲方言,断了文化的根。
针对徐先生的高论,我想问他几个问题。
第一,国家是统一好还是分裂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首先做的就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样的做法当然破坏了文化的多样性,可是它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文化基础。我们中国人从此的主流价值观就是心向统一,而不是心向分裂。当时如果不这么做,中国就会和现在的欧洲一样,诸国林立,人心不齐,迟早被敌人各个击破。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今天欧盟的尴尬处境就知道了。秦始皇不统一文字,就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各地人们的交流就会很麻烦,中央的政令就很难被地方理解并执行。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秦始皇只能做到书同文,而没有办法做到语同音。推广普通话和当年的秦始皇统一文字一样,是国家战略,徐先生把这种行为称之为“丧心病狂”,要和国家政策作对吗?香港就有港独分子撑粤语,反对人们讲普通话。试问徐先生,你打算和这些人同流合污吗?没有统一的语言,人们难免产生离心力,国外反华势力做梦都希望我们分裂啊!抬高方言,抵制普通话,这是危害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的征兆。徐先生作为大学教授,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
第二,徐先生讲这番话用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很明显,看过这个视频的网友都听得出来,他是用普通话讲的。这就是天大的讽刺了,你用普通话告诉我们,不要推广普通话,普通话不好。徐先生为何有这样自相矛盾的言行,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我想说,国家不推广普通话,你这番歪理邪说离开了你的方言区根本就没有市场。您享受着国家推广普通话的红利,却贬低普通话,毁谤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良心何在?中国不推广普通话,就没有汉语拼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只能靠老师教,老师教错了,学生就会学错。有人说,古代不有直音法和反切法吗?问题是古今语音是变化的,有的字读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字典几千年不变地写着某个字,音如另一个字,或者某个字是某某切。试问,人们看到这样的字典能知道一个生僻字的准确读音吗?我们有些人听老一辈人讲过,过去私塾就是先生教一句,学生读一句。也就是说过去上私塾的学生事实上并没有用直音法和反切法认字读书,还是老师教自己跟着读。这样的文化传播速度太慢了,绝大多数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除了没钱读书,更重要的原因是认字太难。有了普通话,有了汉语拼音,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完全可以通过查字典、看拼音自学,文化在人民大众中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了。可见,有了普通话,中国的文化才能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如果按照过去私塾的那种教育方式,大多数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机会学习中国文化。文化没有多少人能学习到,怎么代代相传?我们传承中国文化,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有机会学习文化,而不是只满足少数贵族公子、小姐在书斋里咬文嚼字、舞文弄墨。很明显,普通话的推广是在助力文化的传播,而不是破坏文化。
第三,只有方言才能代表传统文化吗?中国的方言众多,各地差别很大,请问哪一种方言最能代表传统文化?徐先生认为普通话不能代表传统文化,只有方言能代表。徐先生好像忽视了一个问题,即使是方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某个地方现在人说的话和几千年前那里的人说的话能一模一样吗?而且你敢保证这些人都是几千年前那些人的子孙后代吗?人口这么多年没有迁移吗?就像很多粤吹说粤语代表古汉语的正宗一样,这是明显经不起推敲的。我之前也说过,古汉语是平上去入四声,粤语不是四声,是九音六调,它们的语音体系并不一样。有人说粤语读诗比普通话更押韵,真实的情况是有的诗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粤语同样不押韵;甚至有的诗用普通话读押韵,用粤语反而不押韵。可见,即使是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特征的粤语也不能做到和古汉语一模一样。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方言,都不可能和古汉语完全相同。如果说普通话不能代表传统文化,方言同样也不能完全代表。有人说香港、澳门对粤语的保护最好,官方语言都以粤语为主,这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港澳地区的粤语有很多懒音,例如ng弱化成了o。这个音在很多北方方言都保留着,反而被粤语丢掉了。甚至有网友调侃说,香港人讲的粤语普里普气,有些地方都听不出是粤语了。尤其是香港的粤语还夹杂着英语单词或英语音译词,早就不是原汁原味的粤语了。与其传承这种变化很大的方言,不如积极拥抱普通话,抱残守缺有什么用呢?哪个地方的方言能不受普通话的影响,永远原汁原味呢?
可见,推广普通话是正确而有意义的做法,不应该被诋毁。我们一定要正本清源,不能被某些人误导。今天还在说中国不应该推广普通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