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海报刚贴上,三天后就被剧院亲手撕掉,辛柏青临门退场,七千张票全部作废,原因只有一句——“我很好,但演不了”
一张海报刚贴上,三天后就被剧院亲手撕掉,辛柏青临门退场,七千张票全部作废,原因只有一句——“我很好,但演不了”
舞美、灯光、服装全员进场,合同工一百三十六人
票价分五档,最便宜180,最高680,开票三分钟售出一半
理由写得简单:演员个人状态,需要时间调整
观众炸锅,有人喊理解,有人要求赔偿,评论区一夜破万
他的经纪人只转发剧院公告,再无多词
刘天池、李乃文同时沉默
这三人是同学,也是朱媛媛生前最亲的圈内好友
朱媛媛病逝,享年48
5月21日,也就是“521”,辛柏青发讣告
写了24个字的告别,没有多余描述
从那天起,他再没接受任何公开采访
黑帽、口罩、手里拿着一本剧本
停留不到两分钟
照片传到网上,他仍然没有发声
心理医生建议他重返舞台当疗法,他当场点头,却没再预约
排练过程中,他读到这页就合书
剧团原本准备B组演员救场,他拒绝
坚持“主角只能自己扛”
拒绝的代价,直接是所有人停工
房租每天450
布景师每天打卡刷脸,干坐到下班
所有成本在燃烧,无人敢催
出品方内部会议定调:先不换剧,只等演员
两派争论,观众看得最直观:自己的票被退
7000多张票款两天退完,票务客服忙到夜里两点
客服只能反复道歉
另一边,剧院给合同工临时补偿,每天200元
灯光师在群里说“赔不赔都得守着”,情绪低落
他多年片酬足够生活
真正难的是再上台
他怕一到第七场就失控,把舞台变成个人哀悼
“先修好自己,再给观众负责”——这是他给团队唯一的解释
认为演员既然吃舞台饭,就要完成合同
另一派反问:演员不是机器,情感崩塌该被允许
两种声音互不相让,文章转发量却一路拉高
他发了六张照片,没有蛋糕,没有聚会
照片中没有辛柏青
但配文只写一句:“人在,灯亮”
评论区自动把这句解读成给朋友的暗号
粉丝截屏打印,寄到剧院收发室
便签写“已转演员经纪人”,后续无果
当事人依旧沉默,所有猜测只能在外圈回响
没有宣布替补剧目
广告商部分撤资,巡演城市重谈合同
整条产业链随之停摆
核心问题还是同一个:辛柏青何时复工,没有答案
有人陪跑步,有人送书
但谁也不逼他上台
圈内传出一句话:“朋友牵得越紧,越要给他空间”
听上去矛盾,可所有人都默认这样做
文章被转七千多次
评论区再度对半开:
“尊重私人悲痛”对“职业操守优先”
争论背后,其实就是观众到底等不等得起
剧院要不要彻底换角
团队要不要解散重组
观众要不要选择原谅
下一步,全看他的一个决定
你怎么选?
如果票在你手里,你会等待,还是直接退款?
演员的悲痛需不需要时间线?
评论区留下你的立场,让更多人加入讨论
来源:赛车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