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官方确认:圣诞岛鼩鼱已经消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3 23:39 1

摘要: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最新发布的红色名录——全球最全面的物种灭绝风险评估报告中,正式宣布圣诞岛鼩鼱(Christmas Island shrew)灭绝。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智子说观点

官方消息已经确认:澳大利亚唯一的鼩鼱物种已经消亡。

总部位于瑞士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最新发布的红色名录——全球最全面的物种灭绝风险评估报告中,正式宣布圣诞岛鼩鼱(Christmas Island shrew)灭绝。

这则消息听起来或许平淡无奇。毕竟,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对鼩鼱这种动物一无所知,更不用说知道它曾是这片土地上动物群的一员。

然而,圣诞岛鼩鼱的灭绝,使得自1788年以来,澳大利亚灭绝的哺乳动物总数上升至39种。这一数字远超全球任何其他国家,相当于澳大利亚在殖民化之前陆生哺乳动物总数的10%。 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记录,也是对这片大陆非凡自然遗产的毁灭性破坏。

鼩鼱是一种体型娇小、长着长鼻子、以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它们的众多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在澳大利亚大陆,类似的生态位由一些并无亲缘关系的小型有袋类动物占据,如袋鼩、袋鼬等——然而这些物种本身也鲜为公众所知。

许多人对鼩鼱的唯一印象,可能来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这位剧作家将厌女情结与对动物的恐惧相结合,借这种温顺动物之名,刻画出了一种尖酸刻薄、令人不快的女性形象。这个贬义的标签历经岁月流传,也让人们对这种动物本身的同情与兴趣逐渐消磨。

那必定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数万年前,一群鼩鼱(或仅仅是一只怀胎的雌性),搭乘着一块漂浮的植被,从如今的印度尼西亚群岛出发,最终偶然登陆在无人居住的圣诞岛——这座距离澳大利亚大陆西岸约1500公里的岛屿,如今是澳大利亚的领地。这些幸运又或是鲁莽的先驱者,最终繁衍出了澳大利亚唯一的鼩鼱物种。

圣诞岛鼩鼱曾在这座岛上繁盛一时。当欧洲的自然学家在19世纪90年代首次踏足这座正在被开发的岛屿时,曾这样描述:“这种小动物遍布全岛,夜间其尖锐的叫声如同蝙蝠的啼鸣般四处回荡。”

然而,情况急转直下。1900年,黑鼠搭乘着运送干草的货船意外登陆。更致命的是,这些老鼠身上携带了一种细胞寄生虫——锥虫。锥虫迅速在岛上两种本土鼠类中蔓延开来,并据推测也感染了鼩鼱。圣诞岛长期的与世隔绝,如同一个保护茧,反而使得本土哺乳动物在面对外来新疾病时毫无抵抗能力。 不到一年,岛上的居民便目睹了大量垂死的原生鼠类在林间踉跄游荡。

当自然学家于1908年再度造访时,两种本土鼠类与圣诞岛鼩鼱都已被认定灭绝。此后,随着猫、入侵性蚂蚁、蜗牛、外来植物、巨型蜈蚣、鸟类和蛇类的相继引入,岛上众多特有物种或彻底消失,或数量锐减。这种模式在全球的岛屿上反复上演,外来物种的入侵颠覆了脆弱的岛屿生态系统,导致岛屿特有物种在全球灭绝案例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

但圣诞岛鼩鼱顽强地存续了下来。在被认为已消失超过50年后,20世纪50年代,在一次雨林采矿工程中,两只幸存的鼩鼱被推土机捕获。它们随后被释放,而这一发现直到多年后才被公之于众。

此后的三十年,它们再度杳无音讯。直到1984年12月,生物学家休·约克斯顿(Hugh Yorkston)与杰夫·特兰特(Geoff Tranter)在清理一条雨林小径时,在一丛倒伏的鸟巢蕨中发现了一只活的雌性鼩鼱。他们将这只鼩鼱安置在饲养箱内长达一年多,并勤勉地为它捕捉蚱蜢作为食物。

当时他们并未意识到,这可能是通过圈养繁殖计划来拯救该物种的最后机会。 然而命运弄人,仅仅数月后的1985年3月,一只雄性鼩鼱竟然也被发现。这两只鼩鼱被分开饲养:雌性性情温顺,雄性却异常凶猛且健康状况不佳。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两只最后的鼩鼱既未能相互接触,也未能交配,更没有留下任何后代。雄性在被捕获约三周后死亡,而雌性则独自又存活了一段时间。

自1984年以来,再也没有任何关于圣诞岛鼩鼱的目击记录。这意味着在超过120年的时间里,有记录的圣诞岛鼩鼱仅有四例。

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信息,几乎没有任何公开的记载,唯一的信息来自自然学家查尔斯·安德鲁斯(Charles Andrews)在1900年的一句描述:“栖息于岩洞与树根之间,主要以甲虫为食。” 现存的影像资料也极为稀少,幸运的是,公园护林员兼自然学家、艺术家马克斯·奥查德(Max Orchard)的精美素描,为我们留下了最后一只已知鼩鼱的生动剪影。

自最后一只为人所知的个体死亡近40年来,研究人员已经为该物种制定了两份恢复计划,详细说明了保护所需的措施。针对性的搜索行动也曾多次展开,但始终未能发现任何鼩鼱的踪迹,保护方案也无从实施。最确凿的灭绝证据,或许来自近几十年来被捕杀的数百只野猫——它们的胃内容物中,均未发现任何鼩鼱的残骸。

尽管鼩鼱显然存活到了20世纪80年代,但本世纪初,新的威胁再次降临——亚洲狼蛇。这种蛇迅速蔓延至全岛,并很可能导致了2009年岛上特有的微型蝙蝠圣诞岛鼠蝠以及绝大多数特有蜥蜴的灭绝。狼蛇的入侵,或许也为任何可能残存的鼩鼱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灭绝现象往往难以被最终证实,对于鼩鼱这类行踪隐秘的物种尤其如此。将一个仍存活的物种误判为灭绝,将带来巨大的风险。这种分类错误被称为“罗密欧错误”——当一个物种被官方认定为灭绝后,相关的研究资金与保护措施可能会随之撤销,这反而会加速其真正走向灭绝的进程。

2022年,时任澳大利亚环境部长坦妮娅·普利伯塞克(Tanya Plibersek)代表政府做出了一项令人钦佩的承诺:防止任何更多物种的灭绝。尽管今天对鼩鼱灭绝的正式认定发生在该承诺之后,但最后一只鼩鼱很可能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已经悄然消亡。

鼩鼱的消逝警示着我们:遏制物种灭绝的挑战何其艰巨,导致灭绝的途径何其多样,保护珍稀物种的机遇窗口何其珍贵,而国家与政治层面做出防治灭绝的承诺又何其重要。

作者介绍 约翰·沃伊纳斯基(John Woinarski)

来源:智子说

相关推荐